“跨栏”跑起来

镇江日报 第01版:头版 2024年08月07日

  

  

  

  

  郭奔胜 王仁贵 陈燕 史佳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地处苏南的镇江,是一处襟山带江、江山清绝的形胜之地。万里长江与千年运河在此交汇,锁钥之地留住了南来北往的过客脚步,也沉淀下名城镇江的厚重底蕴。

  《宋书·文帝纪》说:“京口襟带江山,表里华甸,经途四达,利尽淮海,城邑高明,土风淳壹,苞总形胜,实唯名都。”《南齐书·州郡志》也称这里:“望海临江”“内镇优重”。运河时代可谓是镇江的高光时刻。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在此留下了千古诗篇和无尽感慨,甚至给予了镇江“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

  历史上的镇江曾经大名鼎鼎,当下的镇江依然令人侧目。超5000亿元的经济总量,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放眼全国城市,是不折不扣的优等生。

  但在苏南腹地,万亿级城市环伺,镇江依然倍感压力。正如当地学者所言,“成也区位、困也区位”,当原有“津要之地”的优势不再,镇江成为人才、资源、货物等各种要素流通的通道,却难以形成承载地和集聚地。

  结果便是,和自己比,镇江已跑出了不错的加速度,但在苏南各个城市的赛跑中,却显滞后。

  2023年,镇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4.07亿元,在江苏省13个地市中位列第十。处于第九的江对岸泰州自2009年反超镇江后,发展势头迅猛,与镇江的差距呈拉大之势。紧随其后的苏北城市淮安,2023年GDP突破5000亿元关口,距镇江仅一步之遥。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作为“尖子班”中的“一般生”,镇江何去何从?

  躺平,镇江没有资格。在苏南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你追我赶已呈大势,奋斗与拼搏是永恒的主题。更何况,镇江还有不少欠账要补。

  退缩,镇江没有理由。无论历史上,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镇江都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在镇江的基因里,就没有“退缩”二字。

  迎难而上,是镇江唯一的选择。关键是,如何向前?

  2020年初,新任镇江市委书记不久的马明龙,尝试给出一种新解法——发出“跑起来,镇江”的动员令,要求全市上下以时不我待精神,加快书写“镇江很有前途”的崭新篇章。

  这注定不是一段轻松的赛程。对于体量不大、优势不多、困难不少、压力不小的镇江而言,面临的将是一场“背着沙袋”的负重前行。这就好比一场跨栏跑,虽然直线距离相当,但中途要跨过多道阻拦,既考验耐力,又比拼技巧,难度陡增。

  这显然不是一场盲目的攀比。宁镇扬一体化战略的居中之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地带”……镇江的区位优势依然明显;扬中的船舶海工产业、丹阳的眼镜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句容的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镇江的产业基础仍旧厚实。“跨栏”跑起来,镇江有基础、有优势、有能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镇江深知,只有跑起来,才有冲劲去跨越道道难关;只有跑起来,才能跟上周边诸强前进的步伐;只有跑起来,才能让高质量发展真正落地生根。

  提振奋起精气神

  精神状态好不好,直接决定“跑起来”的姿态和步速。

  在加速赶超“尖子生”过程中,镇江曾走过一段弯路——产业定位不清,偏离发展规律,一味大干快上,随之而来的是发展乏力、债务攀升。

  遭遇困境,不仅限制了镇江发展建设的能力,也消磨着当地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精气神。”初到镇江,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让马明龙感到忧心:队伍士气不振、干部脸上无光、群众人心不齐。

  

  “垂头丧气无法扭转镇江的颓势。”于是,提振士气,振奋精神,成为新一届市委班子施政的首要突破口。

  2020年2月底,镇江“新春第一会”——产业强市大会上,“跑起来,镇江”成为最响亮的声音。

  马明龙解释道,一个地方是人心思进,还是萎靡不振,直接决定着这个地方的发展状态和前途命运。提出“跑起来”,并不仅针对经济发展上的“跑”,更是寄望干部队伍在工作中呈现出“跑”的状态。

  慢慢悠悠不行,拖拖拉拉不可,只有“跑起来”才能给人以活力、给人以希望。

  针对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状态不佳、动力不足等问题,镇江明确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通过持续推进“一线建功”工程,落实激励干部敢为善为十条举措,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释放“三项机制”的引领力穿透力等政策组合拳,强化正向激励和负向鞭策,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让有为者有位。出台镇江市激励干部敢为善为十条举措,推动“干部敢为”发挥关键引领作用。仅过去一年,镇江就先后对产业建设、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方面工作突出的63名科级以上干部予以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开展职级晋升111人次。

  ——给敢闯者松绑。强化容错纠错机制,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谋私的界限。丹阳市商务局一名干部在丹阳成品油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一定失误,考虑到其出于公心且无借机谋取私利的情形,丹阳市对其予以容错纠错,免予党纪处分。

  ——对躺平者动真。仅镇江新区近三年就累计编发督查提醒单100余份,运用通报表扬及通报批评200余次。对照能上能下有关办法,该区近年来调整34名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强化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鲜明导向。

  镇江决策者明白,只有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才能引导干部把全部心思放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鼓足干劲,更要找准思路。只有认知上厘清楚、思想上弄明白,镇江才能真正“跑起来”。

  化债的过程痛苦而漫长,但也让镇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要基于自身实际,处理好量与质、快与慢、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蓄势而发的镇江,需要理解量与质的关系。

  产业项目,是推动镇江“跑起来”的基石。对于项目的引进,如今的镇江有一套严格的准入标准。

  “2020年起,我们舍去高污染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不追求基建类、金融类、地产类项目,其他项目如果投资太大、回报周期太长,我们不敢要也要不起。”镇江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章存保说,不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不主动招,主动找上门的项目需要通过严格的研判评估。

  ——奔跑追赶的镇江,需要平衡快与慢的关系。

  一旦镇江跑起来,什么样的速度最合适?狂奔还是慢跑?对此,镇江党政干部的共识是,应该如“骑自行车”一般,维持“跑起来”的动势和惯性,太快或太慢都容易摔倒,适当的速度最稳健。

  稳中求进,连续8年出现在镇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着镇江对于发展快慢的辩证思考。镇江要跑起来,必须“稳”字当头,谋深谋实每个决策事项,凡事都要尊重规律、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更要“进”字加压,谋定后动,确保在“稳”的基础上“进”得更快更好。

  ——负重前行的镇江,需要懂得舍与得的关系。

  近年来,镇江关紧财政支出“水龙头”,全面压缩政府行政开支,每年七成以上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保障基础持续夯实。

  翻开镇江账本,2019年至2023年,民生保障累计安排十三大类民生支出2036亿元,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8%左右;人均民生支出由2019年的11767元增加至2023年12771元,人均民生支出水平列全省第5位,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十二连增”,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在化债压力下,连续多年‘三公’经费与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能做到这个程度,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保障民生的决心。”镇江市财政局局长林海说。

  量与质、快与慢、舍与得,表面看是产业规模、发展增速、财政收支的加减乘除,实则是发展观念的转变、发展思路的调整和发展方向的纠偏。

  从犹豫到坚定,从踱步到起跑,从畏首畏尾到迎难而上,镇江强烈意识到,躺平退缩没有出路,畏难犹豫没有前途,唯有沉住气、鼓足劲,先把腿从泥潭中拔出来,调理好身体状态再重新起步、轻装上阵,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力奔跑。

  这种共识,对镇江而言来之不易,今天的镇江十分珍惜。

  搬掉前行“拦路虎”

  要跑起来,最好轻装上阵。但债务,一度成为镇江发展的沉重包袱。

  2017年前后,镇江大小平台类国有企业超过百家,政府性债务率居高不下。在关于债务风险的“红色”预警里,有关部门负责人私底下给了镇江超出最高警戒的“血红”警示。

  “曾几何时,外地省市谈起镇江就是‘债务重’,金融机构讲起镇江就是‘风险大’,镇江被债务拉入‘泥潭’、陷入‘困境’。”林海如此描述镇江当时的困局。

  负重奔跑,难度可想而知。要真正“跑起来”,镇江必须努力卸下包袱。

  2018年起,镇江全域陆续进入全力“化债模式”。虽然困难重重,但镇江决策者本着对国家、对百姓、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树牢“新官要理旧账”“化债也是政绩”的理念,在这一问题上不搞击鼓传花,不将难题转移。他们明白,对镇江而言,化债躲不掉、藏不起、遮不住,必须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绝直面挑战。

  但难题比想象中还要多:发展惯性下,这边在封堵债务敞口,那边却继续开“水龙头”;有机构打着民生旗号,脱离实际盲目要求上项目;在已有高铁站成为“摆设”的情况下,却还有干部继续申请建设高铁站;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如何确保基本民生刚性支出的可持续……

  面对这样的局面,镇江要想实现自我救赎,不仅要拿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更要具备破解难题的智慧和能力。

  卸掉包袱,先要明白为何背上包袱。经过充分调查和细致分析,镇江干部心中有了清晰答案:一段时期内,政绩观出现偏差。

  因此,要卸掉债务包袱,先要抛弃观念包袱,校准政绩观成为头等大事。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是,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一张蓝图绘到底,绝不允许拿着党和政府的资源谋取个人政绩,绝不允许为了谋求当前政绩把压力和风险留给后人。

  镇江对症下药,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持续优化考核内容、评价机制、评判标准,加强过程管理、预警监测、综合研判,既看指标数据、工作进展,更看数据背后反映的质效、工作背后反映的理念,统筹考虑当下与长远、显功与潜绩、个人与集体、主观与客观等因素,校准政绩的底色和贡献量,考实政绩的成色和含金量,引导各地各单位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干出真业绩、跑出好成绩。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镇江停掉了所有不必要工程,砍掉了所有不必要项目。全部开工项目都必须经过一整套体系的反复评估,对项目的必要性、科学性以及资金保障的可持续性进行论证。种种举措,有力遏制了各级政府盲目投资、盲目上项目的冲动。

  如今,历经化债的“洗礼”,正确政绩观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口中的高频词汇。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还是不同领域的人士,谈及镇江近年来的变化时,都纷纷表示当地干部政绩观已经实现了显著扭转。而这正是镇江近年来能够迎难而上、取得一系列发展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更新观念至关重要,机制保障亦不可缺。

  为扎牢“债务管控”的制度篱笆,镇江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市级地方债务管理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全市化债工作;构建起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板块、平台公司等各层级参与的会议制度,定期调度推进化债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经过艰苦努力,镇江实际隐性债务化解进度已完成过半,政府性债务率明显压降,债务结构明显优化,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实现从“ICU病房抢救”到“普通病房打点滴”的转变,正向着“康复出院”努力。

  2023年,镇江两家城投公司获得AAA主体评级,市场对镇江的信心开始回来了。在2023年江苏省对全省各地市的高质量发展考核里,镇江交出了名列第4的答卷。

  事非经过不知难,如今镇江党政干部谈起这场化债之战,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依然让他们心有余悸,因为他们明白,当初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风险。

  最终,镇江挺过来了。虽然化债任务还远未完成,但胜利的曙光已经越来越清晰。

  筑牢转型“奠基石”

  如果说努力奔跑的镇江,需要一条宽阔坚实的路基,那毫无疑问就是产业。镇江要“跑起来”,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

  进入21世纪后,长三角区域乃至沿海地区迈进重工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多年发展,镇江制造业已形成门类较全、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开放度较高的产业体系。

  厚实的产业基础,得益于镇江多年来对产业的高度重视。采访中,听到频率最高词汇之一,依然是产业。

  但成也产业,困也产业。

  从外部看,镇江西接省会城市南京,毗邻常州、无锡、苏州,这些GDP总量超万亿的巨无霸,对镇江的资金、人才、技术、产业等发展要素,甚至是城市吸引力形成虹吸效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镇江的产业竞争力。

  于内部看,镇江产业结构偏重偏化。20世纪90年代初,镇江工业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期,但轻工、化工、建材及钢铁等产业,存在产业层次偏低、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并逐步成为拖累镇江转型发展的顽疾。

  2016年,党中央提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格的环保政策之下,镇江大量关停化工企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面临长江大保护带来的约束,面临产业大转型带来的压力,镇江曾经的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必须作出调整。

  转型升级,知易行难。对镇江而言,要续写好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更多决心、信心和耐心,推动产业向新、向轻、向绿。

  在镇江的“十四五”规划中,产业策略被确定为“4+8”。“4”指的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8”指的是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设备等八条产业链。

  如果说准确的发展定位,为镇江前行标明了方向;那么清晰的产业思路,则为镇江奔跑注入了动力。

  当地干部清醒认识到,推进高质量发展就像跑马拉松,对镇江这样的负重奔跑者,直线追击很难,弯道超越体力消耗更多、技巧要求更高,必须开辟新赛道。实现新路超越,关键就在布局未来产业,比如,低空经济、细胞与基因技术、前沿新材料等。

  近年来,镇江聚力打造“四群八链”,2023年销售规模已突破4100亿元,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同时也撑起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到“十四五”末,镇江将力争“四群八链”应税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形成4~5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集聚资源、发展产业,既要靠政策,更要靠环境。正在稳步起跑的镇江深谙,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突出重围、争得主动,关键在于良好的营商环境。

  “与镇江打交道,并不是与招商部门单一对接,而是一个团队在为你提供保障,真正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政府服务。”作为外资企业负责人,芯视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锐表示,这是企业落地镇江的原因所在。

  如今,“签约后百日开工”“拿地即开工”在镇江成为常态。哈电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基地项目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在市、区两级审批部门的紧密协作、精准服务下,刷新了镇江项目建设的2项速度:7个小时内“五证联发”,在土地出让挂牌结束后第2天可开工建设。

  产业转型发展,短期看招商引资,中期靠营商环境,长久支撑则是人才保障。

  在镇江贝斯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院红印象中,过去公司很难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招到应届生,今年公司已在两所高校招到10多位毕业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惜才爱才的镇江,坚持当好“金牌店小二”,择之以才,待之以礼。通过人才“镇兴”行动、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不断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这片土地汲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如今,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正在成就镇江发展的“硬实力”。2023年镇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额达1650亿元,增长66%。

  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表示,围绕“四群八链”这一产业强市的“四梁八柱”,以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勇扛重任、踔厉奋发的镇江正在奋力交出“镇江很有前途”的时代答卷。

  重回主赛道,打造增长极,镇江正以奔跑之姿继续作答高质量发展这道考题。这既是镇江当下的努力尝试,也是面向未来的主攻方向;这既是今日镇江的必答题,也是全国各城的共答题。

  “跑起来”的镇江,前途有戏,未来可期。

  转载自《瞭望》202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