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家精神照亮行知路

镇江日报 第06版:教育 2025年02月13日

  

  

  

  袁军辉

  “作为一所学校要立大志、做小事;立大志、做实事;立大志、做新事,我对走行知路,做乡村教育,我是发自内心,我愿意为之奋斗。”近日,笔者有幸参加第20届行知教育共享年会暨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聆听杨瑞清校长的主题讲座,被他40多年来扎根乡村教育学陶师陶研陶深深打动,愿以他为榜样一起用教育家精神照亮未来的行知路。

  栽好一片“小树林”,让教育有温度。徜徉在行知小学的那片小树林,听着杨瑞清校长讲137棵池杉树的故事。感动之余,不禁回想起自己所在的折柳中心小学,孩子们就像那一株株小柳树苗,我们都希望他们沐浴阳光雨露,一起齐头并进、茁壮成长。但是每一株柳树苗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因素,总会有一些树苗长得快,一些树苗长得慢,我们不可强求所有的树苗都一起长高、长粗,做“拔苗助长”的事情,应该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实施个别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静待花开,让小树林里的每一株树苗都努力向下扎根、成长得郁郁葱葱。

  学好“三本书”,让教育有深度。杨瑞清校长提出,乡村教师要学习三本书:“行知”的大书、“实践”的活书和“生命”的天书。多读书、读好书,大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也是乡村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校长带头读好教育局下发必读书目《修行三阶》《好的教育》《诗意的光亮》《张桂梅》……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积极举办读书节,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开展读书征文比赛,每学期评选读书之星、书香家庭。教师每周举办柳韵教师读书分享会,通过读书引发内心共鸣、促进专业成长,增强了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用实际行动大力倡导校园的读书之风、学习之风,践行杨瑞清校长所倡导的“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

  相信“还能更精彩”,让教育有广度。杨瑞清积极探索农村学校怎么办、农村孩子怎么教,开始集团化办学探索,分享行知小学办学经验、教育资源,共同走行知路。向守志老将军来到学校,欣然题字“还能更精彩”,也成为学校的校训。回想自己所在的乡村小学也加入了丹阳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学校本着“管理共行、教学共研、教师共育、资源共享、质量共进”的要求,紧跟集团前沿的教育理念,践行“三自课堂”“问题串导学—伙伴式助学—表现性展学”的操作范式,奋进在小学教育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从独行走向众行,从驱动走向联动,乡村小学的明天还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