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对“倒春寒” 多措并举强田管

让春季头茬蔬菜稳产高产

镇江日报 第07版:金色田野 2025年02月13日

  周迎 摄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安林海

  

  “近期,气温有些反复,特别是前期高温后这次的大降温,对于大棚蔬菜来说,需要在管理上更用心。”连日来,由于前期温度较高,光照充足,蔬菜幼苗生长较快。近期寒冷空气突袭,阴冷寡照天气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市农业农村部门提醒农户,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倒春寒”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目前,我市在田蔬菜以春提早的茄果类、瓜豆类等喜温蔬菜及少量速生叶菜为主,田间蔬菜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好“温度”和“湿度”的平衡。

  2月12日上午8时,丹徒区上党镇小雪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杨伟就和工人一起忙开了,一个大棚一个大棚的掀开棚膜,让干冽的冷空气穿过棚内,带走多余的水汽。“50亩的大棚种植区内,每天都要上市莴苣、芹菜、大白菜和青菜近100公斤,还有一些未成熟的蔬菜在棚内生长,控制好棚内的水汽,可有效防控蔬菜的病害发生。”

  农业专家提醒农户,春季天气快速升温回暖时,特别是连续阴雨后天气骤然放晴变暖时,要重点关注棚室温度,防止春季设施升温过快过急,造成棚室幼苗闪苗,植株急性脱水萎蔫、花芽分化不良、幼果走皮开裂或上色不佳。应通过早通风、适当加大通风量或者适当覆盖遮阳等方法,使棚室内的温度缓慢升高。如出现植株急剧萎蔫情况,应当及时使用遮阳网、无纺布等进行遮阳,同时要对萎蔫的植株进行叶面喷水。“早春棚室内湿度过高时,易诱发病害,此时灌水不必太勤,切忌大水漫灌。浇水时间尽量选在晴天上午进行,以利增温排湿。浇水后要封闭设施,提高设施内温度,待地温上升后,再及时进行通风排湿。”

  在应对“倒春寒”方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户还应注重培育壮苗。“通常壮苗抗低温能力更强。育苗时,要选用无病菌、营养成分适宜的基质,精选种子进行消毒,如温汤消毒、药液浸种和拌种消毒等,并适时早播,培育出组织器官健全的大苗。同时,早春育苗受低温寡照影响大,苗期病虫害严重,技术要求高,要增温降湿,寒潮期间苗床铺设地热线,加盖小拱棚,晚上可加盖草帘或棉被,保持苗床温度25℃左右,苗床内幕早揭晚盖,晴天设施内温度升高时要及时揭开棚膜,通风透气,降低设施内湿度;遇低温阴雨天气时,苗床要晚揭早盖,可在棚内添置补光灯,防止徒长。此外,早春育苗病害严重,瓜类、茄果类等作物幼苗易患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要通过苗床消毒、种子处理、通风降湿、控制浇水量、草木灰拌杀菌剂撒施营养钵或苗床等措施降低病害感染概率,及时剔除病苗,保护壮苗。”

  育壮苗更要做好防范。寒冷空气来临前,农户需在蔬菜棚体四周密闭防止冷空气直吹棚内,提前在大棚内加扣小拱棚或多层覆盖,有条件的情况下及时打开加温设备进行增温,可点燃增温块或开启植物补光灯,起到补光增温效果;减少液体喷施,降低棚内湿度,为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以防低温冻害。对刚播种和定植的露地蔬菜,要及时在播种畦和植株上覆盖塑料布或地膜,在地面覆盖稻草、麦秸和腐熟好的廐肥等,都能够增加地温,起到预防冻害的效果。还未播种和定植的露地蔬菜,“倒春寒”结束后再播种和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