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仲萱 记者 翟进)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日前,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镇江市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暨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大会上,市中院与市工商联创建的“因地制宜培育培优镇江商会调解特色品牌”,入选2024年镇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2024年,镇江法院持续推进商会商事调解培育培优工作,全年依托商会商事调解组织调解成功案件5566件,调解成功案件涉及标的金额11.845539亿元,调解成功率达40%。镇江市总商会人民调解中心成功调解的“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案”,被全国工商联确定为全国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在全国工商联“商会调解基层落实年”活动中,镇江市总商会人民调解中心入选工作突出的商会调解组织。
去年6月,市中院、市工商联共同印发《全市商会商事调解培优方案》,旨在全市培育一批商会商事调解特色品牌,引导经营主体选择商会调解方式化解纠纷,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企业版,构建示范性商会调解工作机制。
全市七家基层法院分别联合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等,在法院挂牌成立商事调解组织或者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诉调服务站。
按照培优方案的安排,经过前期申报、实地调研、整改优化等工作,目前七个地区均形成了商会调解特色品牌,其中润州“法合”、经济开发区“宜地法商”、丹徒“和商”、句容归“蜀”无忧等商会调解特色品牌成效显著。
我市两级法院积极探索服务保障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的新路径,通过优化“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推行“人民调解+信用建设”模式,由法院保障调解成果,不仅有力提升了调解公信力和协议执行力,还有效增强了履行协议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与此同时,法院、工商联加强与商会调解组织的协调对接,建立常态化对接联席机制。建立“线上+线下”对接,常态化“例会+联席会”制度,“走访+回访”的良性互动,定期交流商会调解遇到的新情况,更好地满足广大民营企业对纠纷化解的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