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笪煜 记者 张驰川)近日,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丹阳市司法局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并举,采取“四举措”确保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安全稳定。
开展走访帮扶温暖人心。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深入矫正对象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联合民盟丹阳市基层委员会开展“黄丝带·同心帮教”新春帮扶活动,对摸排出的9名特殊人群家庭送上节日的问候和帮扶用品。这种人性化的关怀不仅拉近了与矫正对象的距离,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加强动态监控震慑异心。通过综合运用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镇在矫”综合预警系统+等手段,工作人员对在矫的500余名矫正对象共计进行信息化核查近9000次。对请假外出及其他重点人员,值班人员加大巡查力度,每天通过微信共享位置、视频通话、蓝信报送位置信息等手段确保在管在控。
强化教育引导树立信心。工作人员持续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向矫正对象发送提醒和法律知识,教育他们遵守法律法规,远离不良行为。同时,针对个别近期心理状况评估不佳的矫正对象,尤其是未成年矫正对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一对一的电话或微信心理辅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确保不发生异常心理波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应急机制守护初心。丹阳社区矫正建立了完善工作应急处理机制,明确每天的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备勤人员,应急电子手册人手一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值班人员能够按图索骥迅速响应,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确保问题不扩大、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