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温度

镇江高质量法律服务践行法治为民

镇江日报 第09版:法治 2025年02月13日

  

  

  

  本报通讯员 崔扬高 承江涌

  本报记者 张驰川

  

  2024年,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市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聚焦多元创新举措,不断探索和实践公共法律服务的新路径、新方法,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效能和质量,多举措提供优质高效法援服务,唱响了法治为民“主旋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改革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在全市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创新项目“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对照主要任务,在抓好市级层面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强化统筹推进,加强工作指导,由各市、区细化分解任务,查找梳理弱项短板,对单销号、逐条改进,有针对性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回头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在省厅24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程帮教会见等4项服务事项,将28项清单制作成三折页宣传单,在中心橱窗栏公示,在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

  精心打造地方特色法律服务品牌。丹阳市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服务中小企业为特色,依托丹阳市眼镜市场,提供各类法律咨询1250多起,处理消费者维权或者投诉250起,涉及资金80万元。京口区司法局联合区妇联开展了慧聚“京”彩“京”帼法治联盟进社区活动,联合工商联、侨联举办了“京心办·法助商”法律服务律师团进企业活动,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东路街道在华为(镇江)数字联合创新中心开展了“法治体检”活动,为数字经济赋能、为产业强区增效。

  

  将法治阳光照进千家万户

  

  加强对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工作的指导。积极指导推动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京口区等地制定村(居)法律顾问考核办法、服务工作指引等文件;丹阳市司法局开展法律顾问“三诊”(每月8小时服务“坐诊”、法治体检“问诊”、普法宣传“巡诊”)活动,把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室、调解工作室、百姓评理说事点等场所打造成法律顾问“三诊”平台,让法律顾问真正成为村(居)法治管家。京口区司法局推出AI数字法律顾问“AI京小司”,实现24小时免费法律咨询服务,采用线上“AI京小司”+线下“律管家”共融互通模式,老百姓通过手机触手可及“掌上”公共法律服务。

  全面深化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工作。将公共法律服务团队“进网格”工作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于上半年在丹徒区深化试点,召开了全市现场推进会,于下半年在全市推广“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工作批示。

  加强村(居)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句容市对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公职律师充实村(居)法律顾问队伍,解决1名法律顾问服务2个或多个村(居)的问题,达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丹阳市司法局把业务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律师、法律工作者充实到基层一线,将村(居)法律顾问、网格员、三官一律、“法律明白人”等法治建设队伍有机融合,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合力。

  

  法律援助织密惠民暖心网

  

  今年以来,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目前,我市万人受援率已突破万分之十一。

  2024年,对于省政府“提升50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民生实事项目,在新建30个站点的基础上,在规范提升方面市法律援助中心自加压力,提出规范化改造14个站点,6个联络点升级为工作站,建设6个品牌示范站点共26个站点的工作的目标。5月,在全省率先出台《法律援助联络点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对法律援助联络点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省级要求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职责,统一了标准。截至9月底,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狠抓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建立案件月度质量检查制度,市法律援助中心每月月底组织各市、区人员对各地当月结案并形成卷宗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互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及时整改。全年检查法律援助案件卷宗近2000本。先后三次组织部分名优律师对2023年结案的部分法律援助卷宗进行评估,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

  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水平。为了规范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律师库成员的进出和办案行为,今年2月,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市律师协会联合发布了《镇江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律师库管理办法》,对社会律师加入和退出法律援助律师库应当具备的条件作出明确规定。编辑《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注意事项》手册,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各项具体要求进行了明确说明,为律师办案提供指导。

  打造“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组织开展2024年度“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市、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积极谋划,认真打造8个品牌。丹阳市“丹阳(眼镜)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句容市交通事故一体化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两个项目入选江苏省第二批“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