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供个人信息无法扫码点餐?丹阳联手整治商家“霸道”门槛

镇江日报 第09版:法治 2025年02月13日

  

  

  本报讯(尹媛 汪舟铃 记者 张驰川)“以前在一些店里扫码点餐时,必须授权商家获取我的个人信息,现在不用了,我再也不用担心信息被泄露了。”近日,丹阳市检察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餐饮协会代表走访某商业综合体时,消费者吴某说。扫码点餐方便快捷,然而部分餐厅扫码小程序设置了十分“霸道”的门槛,不提供个人信息无法点餐。对于这种情况,丹阳多部门说“不”。

  去年4月,丹阳市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线索,称其在某餐饮店扫码点餐时,必须授权商家获取手机号、昵称、位置等个人信息后才能继续点餐。检察官立即开展调查,发现情况属实。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在消费者扫码点餐过程中,强制获取与服务无关的消费者的手机号、昵称、位置等个人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亦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风险。4月下旬,丹阳市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实地走访辖区客流量较大的三大商业综合体的34家餐饮商家,就扫码点餐情况开展调查。

  随后,该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信息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实、行政机关的职责、经营者整改方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举措等内容开展座谈交流。

  近日,丹阳市检察院向该市商务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扫码点餐过程中商家强制获取个人信息行为督促整改。商务局收到检察建议后,向三大商业综合体发出排查整改提醒函,督促商家立即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截至目前,当地三大商业综合体内的餐饮商家已有20余家整改到位,消费者点餐不再获取个人信息;其余商家因总部统一开发小程序或使用第三方点餐系统等原因暂未整改到位,但已向消费者提供纸质菜单,并已向总部提出修改扫码点餐程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