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新新 记者 孙晨飞)近年来,七里甸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为民服务融合机制,通过“上门+代办”“延时+延伸”“协同+互助”以及“线上+智能”的“四项融合”服务策略,有效提升为民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实现了为民服务“全天候”,群众办事“不断档”。
在新城社区,一项名为“微格分色”的网格管理方法正在试点推行,针对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行动不便群体,社区提供从“材料预审”到“送件到家”全流程服务,解了群众燃眉之急。为破解居民和企业职工“没空办”“无处办”的难题,街道及下辖的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星期六社区”延时服务。万科社区的张女士便是在周六成功为母亲办理了城乡合作医疗,她感慨道:“平时工作太忙,只能周六赶来,感谢社区的延时服务。”此外,街道还充分利用社区闲置资源,打造公益课堂、健康小屋、便民服务角等多个延伸阵地,实现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群文活动的有效统一,提升为民服务的多样性和便利性。
在资源整合方面,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资源优势,积极与辖区机关单位、驻区企业共建。各社区月均开展便民服务集市3次,将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同时,街道还倡导“共同缔造”理念,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试点特色服务、倡导居民参与等方式,推动社区为民服务从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针对部分社区安置居民回村办事不便的情况,街道还设置了“村事社办”窗口,提供更加便利化的服务途径。
在线上服务方面,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光华朱方路社区党委打造了社区集成指挥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收集诉求、发现问题、调度人员,实现了从“群众跑腿、人找服务”到“数据跑腿、服务找人”的转变。万科社区则依托红色物业打造了“智慧服务”模式,投入自助服务机、智能门禁等智能服务终端设备,实现物业费自助收缴、门禁无卡通行等便民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七里甸街道负责人表示,街道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四项融合”服务策略,畅通为民服务的“神经末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街道将继续深化这一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