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正当时

镇江日报 第06版:教育 2025年03月20日

  

  

  黄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个概念在热搜榜上居高不下,那就是体重管理。

  国家喊你减肥,使得体重管理不再是个人小事,也关系到国家大事。学生在国家体重管理五类重点人群中排在首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阶段是体重管理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最是一年春光好,运动瘦身正当时。从现在做起,从娃娃抓起,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体重管理是教育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本在于塑其“心”,科学认识是做好体重管理的基础。要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强化“自己体重、自己管理,自己健康、自己负责”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体重,学会体重的自我评估。从科学视角了解体重指数、肥胖指标,肥胖可能引发的风险以及预防肥胖的举措,从预防层面降低肥胖的发生率。要重点培养学生养成动态监测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引导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做到减少进食量,增强身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调整饮食结构,测量体重、测量腰围。要帮助学生摒弃“越瘦越美”的错误倾向,事实上体重无论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健康不利,体重管理过高过低都要管。要加强健康科普,塑造“以健康为本”的审美观,谨防走进体重管理的畸形误区。

  尤其是要管住“嘴”,合理饮食是体重管理、维护健康的核心。现在的孩子正遭遇“甜蜜围剿”,满大街售卖的现制奶茶,短视频里疯狂带货的网红零食,游戏厅扫码就送的膨化食品……这样的诱惑成年人都抵不住,更何况孩子。不是孩子的自制力差,而是整个社会在“催肥”。体重管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好组合拳,建立体重管理的支持环境。学校要担起应尽的责任,严格管控校园高糖食品的售卖,学校食堂要配备专业营养师,制定适合学生的营养食谱,科学配置膳食,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家长得学会“科学投喂”,要把“多吃点”改成“吃得对”,要让孩子在摄入维持学生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之外,不再过多摄入能量。要注重学习科学膳食,做到孩子膳食多样化,三餐定时定量化,少油少盐少糖,保证营养均衡。要切记“给孩子的爱不是塞满他的胃,而是教会他与食物健康相处”。要警惕“压力肥”,不让零食成为孩子情绪的安慰剂。

  关键还是要靠“动”,体重管理运动锻炼不可或缺。缺乏运动是导致体重异常的重要因素,养成运动习惯不仅能有效控制体重,而且促进生长发育,还能增强人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让身体和精神状态更健康、更饱满。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要上齐上足体育课,保证学生足够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轻松的项目,让他们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爱好需求。运动锻炼贵在坚持、难在坚持、关键在坚持。学校要引导学生,将运动锻炼纳入每天的学习计划,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要启发学生少设难以完成的大计划,多设能够达成的小目标,大计划很刺激,也激励人,可是总达不到难免会令人泄气,甚至放弃,这就是有的人“越减越肥”的原因。要从能够达成的小目标做起,通过长期量的“小积累”,实现体重管理的“大成效”。在国家“体重管理年”活动的大背景下,家长更应主动加入锻炼的行列,成为孩子运动锻炼的陪伴和榜样。要积极倡导“全家总动员,运动1小时”,如全家一起跑步、骑行或打球,既增进亲子关系又能带动孩子参与的热情,形成“人人运动、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