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教育系统“助力工程”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镇江日报 第06版:教育 2025年03月20日

  

  

  本报讯(李歆 王建明)近日,句容市教育局就实施“助力工程”的举措与成效在镇江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

  句容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以“五老”资源为核心,以校家社协同为路径,以服务学生成长为目标,扎实推进“助力工程”五大任务落地见效,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

  助力“双减”提质增效。组织近千名“五老”,开设410多个社团,覆盖句容全市所有中小学,累计开展书法、象棋、围棋及学业答疑等活动2400多次。创新“非遗传承+课后服务”模式,开发茅山剪纸、秦淮花灯等特色社团课程20多项。突出校站结合,在句容全市建有近200个校外辅导站,实现校外教育辅导镇村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1万余人次。打造景亮工作室“故事育人”“非遗进站”“校站结合”“校外研学”等特色项目,不断促进辅导站提质增效。

  助力校家社协同突破。全面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利用“落地式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等推动家庭教育进校园、进社区,努力构建校家社“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组建290多人的“银龄家庭教育指导团”,开展周末专题讲座、个案咨询800余次,惠及家长5万多人次。联合句容市妇联、句容市融媒体中心,在句容人民广播电台开设家庭教育栏目《一起成长》,现已录制节目89期,家校共育线上线下有序推进,全年惠及家长8万余人次。

  助力全员导师制深化。组织近500名退休老教师、1000多名青年教师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覆盖中小学全部学科领域,形成“1名五老人员+2名青年教师”帮扶小组,指导青年教师自始至终“心中有学生”,指导学生学习与生活。

  助力“润心”行动精准落地。设立“镇江市兴教助学句容志愿服务站”。发动1500多名老教师对近2万名学生进行结对帮教。联合句容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解决学生焦虑、亲子冲突等问题20余例。

  助力合力育人资源拓展。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组织“五老”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讲教育,将“五老”宣讲与学校思政课、班队会、辅导站活动等相结合,宣讲活动达1000多次。组织“诗颂真善美、讴歌新时代”诗歌创作评选,征集诗歌208首,获省优秀奖1个、镇江市优秀奖4个。启动“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主题读书活动,举办主题演讲比赛,择优推荐2名选手参加镇江市级比赛均获二等奖。联动社会“五老”近400人次,开展红色寻访、法治讲堂、劳动教育、传统文化宣传等活动2000余次。

  下一步,句容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将以“提质增效、打造品牌”为主线,实施“品牌创优行动”,打造“一校一品”精品社团,评选“十佳五老课程”。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建立“五老”服务评价体系。构建“全域协同网络”。搭建“城乡五老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联合高校、企业等单位共建“关工实践基地”,拓展社会实践新场景,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跨越,用心用情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