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联动解决汽车消费纠纷 案件数大幅下降效率又提升

镇江日报 第08版:法治周刊 2025年03月20日

  

  

  

  本报讯(吴菲菲 记者 翟进)随着汽车市场的繁荣,汽车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成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寻求破解之道?我市经开区法院自去年起探索实施“宜享”——汽车消费纠纷诉源治理及多元联动化解项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新收涉汽车消费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8.18%,汽车消费纠纷平均解决时长缩短至10个工作日以内。

  经开区丁卯板块是镇江市区唯一的汽车4S店集聚区,辖区内共有50余家品牌销售店,占镇江市区销售总量的80%以上。还有300多家二手车经销商。2024年,经开区法院针对辖区内汽车市场集中、消费纠纷频发的特点,推出“宜享”——汽车消费纠纷诉源治理及多元联动化解项目,以“一项机制、一个站点、多元化解”为核心,推进汽车消费纠纷高效便民化解、源头治理。

  “一项机制”,是建立多元联动解纷机制。“宜享”项目依托“行业自解+行政调解+专家帮解+司法调解”的模式,形成了四级联动化解平台,促使简单类纠纷优先由企业和行业协会调解,复杂类纠纷由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与丁卯法庭共同调解,对涉及群体性事件的重点纠纷,则采取联合处置模式。“一个站点”,是经开区法院联合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丁卯街道挂牌成立“镇江经开区汽车消费维权多元化调解中心”工作站。“多元化解”,是指完善专业调解体系。通过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及行业协会,成立了由法律从业者、技术专家组成的“汽车消费纠纷调解专家库”。8名专家累计参与调解23件,调解成功率为74.19%。这不仅提高了调解的专业性,还有效避免了纠纷升级。

  在强化信息共享与源头治理方面,经开区法院推进丁卯法庭与街道、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会商,整合司法统计和治理数据,定期分析汽车消费投诉的现状及趋势,及时提供治理建议。2024年3月,经开区法院发现新能源汽车销售中普遍存在虚假宣传问题,联合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减少了行业投诉。同时开展法治宣传,累计覆盖消费群体近万人次。通过巡回审判和咨询服务,树立维权正面案例,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商家诚信经营。

  “宜享”项目实施以来,汽车消费纠纷数量明显下降,2024年法院新收涉汽车消费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8.18%,实现了诉源治理的目标。调解效能显著提升,在联动调解机制下,汽车消费纠纷平均解决时长缩短至10个工作日以内,矛盾解决更加高效便捷。通过司法建议和专项整治,新能源汽车销售问题整改率达100%,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受理的相关投诉同比下降22.92%,行业秩序明显优化。

  汽车消费纠纷诉源治理及多元联动化解,不仅减少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也提升了企业合规经营意识,优化了营商环境,实现法治内涵与惠民实效的有机结合。2025年1月,“宜享”项目被市委依法治市办评为“2024年度全市法治惠民实事典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