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欣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箴言,在镇江这片千年文脉传承的土地上,正化作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将社区治理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还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新时代社区治理既需要传承“小巷总理”的为民情怀,更要探索“多元共治”的创新路径。作为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在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惠民利民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党建引领、文化浸润、智慧赋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谱写着“文化润心、服务暖心、治理同心”的时代篇章。
以文化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重点在于借助文化的力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百姓生活,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在润州区七里甸街道,“理论宣讲轻骑兵”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闪亮名片。这支由退休教师、文艺骨干、青年党员组成的宣讲队,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转化为“方言快板”“情景剧”“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七里甸街道的理论宣传工作,既注重内容创新,又突出形式多样,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这些创新实践印证着:理论宣讲既要有政治高度,更要有人文温度。
润州区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也在积极探索理论传播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社区党委大力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在楼栋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激活楼栋治理的“红细胞”。社区通过“民主推荐、支部提名、党委审查”的严格程序,选拔出一批政治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党员中心户担任红色管家。他们亮明党员身份,在社区治理中积极发挥作用。“党员中心户”王师傅家的12平方米阳台,成为社区治理的前沿阵地。这里既是政策宣传的“微讲堂”,也是矛盾调解的“会客厅”。每周五晚上,周边6个楼栋的居民都会带着马扎相聚在此,围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垃圾分类实施细节等民生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生动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践。
以文惠民,把文化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关键在于用文化传递党的思想,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丹徒区宜城街道大力实施“文化快递”工程,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聚焦不同年龄群体的文化需求,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因时制宜、错时服务,整合辖区内的各类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文明实践幸福圈”,为居民搭建社交平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宜城街道各村(社区)以“文化服务进社区”为载体,将“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文化服务模式,实现文化服务的“精准滴灌”,把非遗传承、书画培训等文化服务精准地送到居民身边。
丁卯街道全力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其中潘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马家山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凭借完善的功能、充足的师资力量和常态化的活动,先后荣获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称号。此外,丁卯街道还积极探索“群众点单,你点我演”的菜单式文化惠民服务机制,将社区打造成为居民愿意走进、能够停留、反复前来的文化家园,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生动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
以文聚力,构建共建共享治理新格局
重点在于借助文化的感染与影响力,传播党的思想,凝聚各方力量。扬中市三茅街道的“文明积分银行”创新实践令人耳目一新。居民参与理论宣讲、文艺展演、志愿服务可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社区服务。这种“精神激励+物质回馈”的机制,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活力,形成了社区主导,社区党员、群众争相参与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目前已有1.2万户家庭建立文明账户,累计开展文化活动380余场次。数字背后,是群众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深刻转变。
句容市崇明街道以“睦邻文化节”为载体,通过“评、创、展、融”四维联动,将志愿精神、慈善理念与邻里温情熔铸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让千年古城焕发“远亲不如近邻”的时代新韵。这种文化治理创新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深度契合。
以文兴业,激活共同富裕文化动能
核心是借文化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同时融入党的思想引领。在丹阳市司徒镇,眼镜文化与电商经济的融合开辟出致富新路。通过“电商培训+文化赋能”,培育出“非遗直播”“文化创客”等新业态,“非遗+短视频+直播”的新形式接地气,让非遗得以走入更多年轻人的生活中,为非遗从展示传播到商业盈利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文化“软实力”正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社区文化建设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核心在于,以党建引领文化发展方向,以文化凝聚群众思想共识,实现党的理论宣传与群众精神需求的双向互动。社区文化建设既是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更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当文化发展与时代脉搏同频,与群众需求共振,就一定能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民生画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镇江正以“满格”状态书写“镇江很有前途”的时代答卷,不断持续深化“群众演、群众看、群众评”的参与机制,创新打造“数字文化家园”等智慧平台。当党的旗帜在社区高高飘扬,当文化血脉在街巷静静流淌,当百万市民携手同行,这座千年古城必将绘就更加绚丽的和美画卷。
(作者单位:市文化广电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