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开宝瑞
春天很美,美得让人沉醉,以致“春眠不觉晓”。
春天的美,美在溪水边。天气一暖,小溪就感受到了春的温度,轻轻叩碎薄薄的冰面,探出脑袋,向周边的“新老朋友”挥挥手,打了一声招呼,就带着一群小鱼、小虾潺潺流去,传出一串一串的清澈而欢快的笑声。此刻,“溪边花满枝,白鸟带香飞”。走在溪水边,会不由自主地蹲下来,双手掬起一捧溪水,不为解渴,只想亲吻这大自然的纯净。溪水两岸绿草如茵,绿茵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各色小花,随着风摇头晃脑,显得既调皮又可爱。在溪头,会见着无数如雪的荠菜花,细小柔嫩,轻盈如烟,浮在绿色的茎叶上,美中带着野气。“春在溪头荠菜花”。若把荠菜挑回家,应是挑回了一份鲜美,挑回了一眼春色。
春天的美,美在花枝上。“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春的舞台上,唱主角的非花莫属。大幕一开,各色花儿打扮得漂漂亮亮,排着队,渐次登场,华丽亮相。看,迎春姑娘着一袭黄裙,率先上台,报告着春天的讯息;紧接着,樱姑娘来了,浓妆艳抹,飘飘洒洒,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露了一下脸,就退下了;杏姑娘、桃姑娘联袂而来,满面春风,一脸的灿烂;洁白如雪的梨姑娘来了,高冷气质的玉兰姑娘来了,杜鹃姑娘唱着《映山红》来了,海棠小姐来了,带着粉红的回忆,还有那淡淡的芬芳……一时间,花儿云集,竞相开放,在枝头热闹着,美美地展示着自己,把姹紫嫣红献给人间。此时,乘兴徜徉乡村田野,但见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而不远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可谓田园几许、收尽春光。
春天的美,美在细雨中。朱自清说,春天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喜欢这春天的雨,细细的,柔柔的,干净,优雅,舒畅着人的心情。斜风细雨中,漫步在江岸的草地上,无需一把小伞,更不要那沉重的“青箬笠、绿蓑衣”,任柔绵的雨如柳丝般飘飘忽忽。“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雨,似有若无,静悄悄地氤氲花草树木,眼见着: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树枝吐出了绒绒的嫩芽。这雨,应是织女遗落的银丝,斜斜地穿过柳帘,把天地绣成旖旎的卷轴,于是,有了一位丁香姑娘,撑着油纸伞,彷徨在一条寂寥的雨巷,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于是,有了米芾的江南烟雨图,以水墨点染出烟雨中的树木,细腻、灵动,一点一墨,流淌着江南特有的诗意;于是,有了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了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了韦庄的“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春天的美,美在惠风里。春天的风,和煦而温柔,似慈祥的外婆轻轻抚摸着你,有着一丝亲切、一份亲情。在春天里行走,任惠风轻拂着脸庞,感受着吹面不寒的惬意。这风,似驼铃,把沉睡的沙漠唤醒;又轻柔如诗,吹绿了岸边的垂柳,吹皱了湖面的涟漪,也吹散了人心深处的忧愁;亦若一位轻盈的美少女,迈着灵动的步伐,在你的身旁轻吟低唱,讲述着一段“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凄美爱情故事。杜甫诗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春日里温馨的风;李白诗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春日里浪漫的风;杜牧诗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春日里娇柔的风。这风和畅、温润、清新,与之相逢相依,便胜却人间无数。
春天的美,美在人心头。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春天,万物复苏,大地萌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人们与春紧密相随,相互适宜,从中感悟着绿色之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沉醉于春色人情交织之欢,享受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时光。白居易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孔老夫子亦爱春日郊游:“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游,观的是物,赏的是景,带入的是心境,而真正的美好,是内心的安宁和身心的愉悦。春风、春雨,春光、春色,春天确实很美,但这是外在的,由心里流淌出来的笑容,才是最美的。没有那么多的诗和远方,也没有那么多的浪漫风情。巷口上晒太阳的几位老翁,在说说笑笑着,皱纹里蓄着经年的春光;卖花担上的栀子香,茶寮里新焙的碧螺春,扫过新草的裙裾,丝线系住流云的纸鸢……春天的美,在静静的时光里,在平凡的生活中,在有爱之人的心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