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保畅”实现轻微事故快撤

无人机“低空警务”赋能交通管理

镇江日报 第02版:要闻 2025年04月05日

  

  视频制作

  翟进 张旭晨

  

  

  

  

  

  

  

  本报讯(记者 翟进)从“接警即出发”升级为“起飞即抵达”,我市交警部门无人机“低空警务”正在重新定义现代交通管理的速度和精度。日前,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我市不断探索拓展警用无人机空中巡逻勤务、实时路况监测、交通事件巡查等,加快形成交警新质战斗力。京口交警推行的“飞速保畅”事故快撤模式,无人机“一键起飞”,最快4分钟处理完轻微交通事故。

  日前,记者在京口交警大队2楼接处警指挥中心目睹“无人机交警”处理一起轻微交通事故的全过程——9时43分,接警员接到“122”交控中心警情通知,学府路与苗家湾路路口发生一起两辆轿车追尾道路交通事故。京口交警大队“飞手”张旭晨立即推起操作杆,将在学府路与塔山路路口上空巡航的无人机“跳飞”至事故路口,9时44分无人机到达现场。警方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摄录的实时现场画面发现,这是一起责任明确的追尾事故,车损不大,无人员受伤。随即,民警指令无人机自带的喊话器对当事双方“喊话”:“京口交警执法,事故证据已固定,请立即撤离,将车停靠至不影响交通的路段,登录交管‘12123’APP平台通过‘视频快处’处理交通事故……”9时47分,双方撤离事故现场,道路随即恢复畅通。

  这只是我市交警部门构建全时空响应、主动式制空的“无人机”警务应用场景之一。针对辖区学府路、焦山路早晚高峰人、车流量大,易拥堵,易发生机动车追尾、碰擦等情况,2月起,京口交警大队每天派出无人机于早高峰7时30分至9时、晚高峰5时至6时30分在这两条试点道路定时定点巡航。一到“上岗”时间,大疆M4无人机以54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在道路上空,现场感知人车交通态势,为动态调整交通管控措施提供可视支撑。

  据介绍,今后在常规交通监控系统无法覆盖的区域,交警部门可以利用无人机挂载高分辨率和高倍数变焦相机进行道路巡查,实时监控交通违章行为并进行取证。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测交通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交通指挥中心。基于这些数据,交警指挥中心可以利用无人机的实时图像和监测数据,进行交通流量分析、拥堵预测和路况调度等工作。对于一般轻微交通事故,有了无人机的协力,可达到“人未到,事已处,车已撤,路已畅”的高效警务效能。

  交警部门同时提醒,驾驶人若遇无人机执飞或协助处理交通事故,请不要停车观望,防止分心驾驶。事故方请根据无人机“喊话”的内容,配合驶离现场,实现事故现场快撤,共同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