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韦君)碧波荡漾的玉清河面上,一只白鹭轻点水面激起圈圈涟漪,羽翼掠过之处倒映着两岸葱郁的生态护坡。日前,随着中水回用工程的全面投运,这条贯穿城市核心区的景观河道正焕发新生,白鹭群栖的生态图景成为市民朋友圈的“新网红”。
作为承载句容主城区记忆的玉清河,不仅是城市重要的河流,也是城市景观建设和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河道存在水质反复、波动较大等问题。近年来,为改善玉清河水质,住建部门牵头编制玉清河及葛仙湖水环境提升总体方案,致力通过‘两岸控源截污、浅水快流改造、生态活水补给’治水组合拳,实现水质提升、景观再造、资源循环三重蝶变。”句容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河道水质提升,既要解决污染,也需引入“活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由于上游水资源紧张,一到枯水期,玉清河生态补水来源难以保障。经过住建、环保、水利、水务等部门的联合“会诊”,句容因地制宜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与玉清河水环境整治相结合、同推进,有效解决了“源头活水”问题。
“中水也称再生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再利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回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该位负责人说。原来,过去句容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后直接流入句容河,如今依托中水回用工程,这些达到地表水准四类标准的中水,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玉清河,既解决了生态补水来源,节省了上游水资源,也避免了中水直排造成的资源浪费。目前,该工程已投入运行。
如今,站在玉清河石桥上俯瞰,粼粼波光中倒映着两岸摇曳的水草,新铺设的4.1公里输水管道如同隐形的生态动脉,每天将2.5万吨优于玉清河水质的中水源源不断注入河道。
“除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很重要。”这位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生态补给”的循环链条,玉清河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更以生态补水为纽带,串联起城市景观提升、河道生态修复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多维目标。“下一步,句容将推动中水在绿化浇灌、道路浇洒、消防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全市水资源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