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霖 粮果均解渴

一场及时雨有效缓解我市农业旱情

镇江日报 第01版:头版 2025年05月09日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王传友

  

  去年入冬以来,我市降雨量较常年偏少七成以上,4月以来无有效降水,全市小麦灌浆结实与露天茶果生长都遭受了不同程度影响。5月8日,一场“爽利”的大雨如期而至,为干涸的农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与此同时,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未雨绸缪、多管齐下,与这场“及时雨”共同奏响了抗旱保产的激昂乐章。

  及时雨至,干涸农田“解渴”盼丰收

  5月8日下午,丹阳市珥陵镇种粮大户唐黎明站在自家田边,看着大雨落在田间,心里积压多时的焦急情绪也逐渐散去。“今年我种了1800亩左右的小麦,持续旱情让我不得不到处找水为麦田灌溉。起初还能从周边池塘以及部分养殖户那儿借到水,到后来部分鱼塘连养殖安全线都快达不到了,借水浇地就无从谈起了。”唐黎明感慨地说,干这一行这么多年,第一次因为旱情这么着急。

  看着连绵不断的雨水,唐黎明对麦收有了更多期待。“之前我在麦田里测过,一尺多厚的土地都是干的,这次降雨之后,只要能在田间沟系中留下薄薄的水层,就说明土壤的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我们麦收的信心就更足了。”

  甘霖润果,经济作物“畅饮”焕生机

  这场“及时雨”不仅滋润了小麦,也让我市多地的经济果树“喝了个痛快”,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句容市茅山镇丁家边村,地产桑葚目前正大量上市,降雨不但缓解了桑葚田的旱情,还对后续果实的成熟上市带来利好。“‘五一’假期,第一茬桑葚已经销售结束,此次降雨之后,二茬果个头将会更大,色泽也会更加鲜亮,相信会更受消费者喜爱。”桑葚种植户任潘如是说。

  “不瞒你说,今年我种了600多棵新桃树,自4月份以来,已经浇水超过15次,按照每次500元的人工费计算,光浇水就花了近8000元,而这样的花费在往年从未支出过。”句容市华阳街道福星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任玉宝告诉记者,此次降雨之后,露天桃林的旱情能得到缓解,树上小桃子的膨大也有了充足水分。同时,也能促进幼龄桃树根系生长,更好地吸收养分。

  部门联动,抗旱保产“组合拳”显成效

  在这场抗旱战役中,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打出了一套抗旱保产的“组合拳”。通过成立抗旱保产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抗旱保产工作,各市、区统筹各类防灾救灾资金929万元,依法依规落实招标采购绿色通道,筹集应急采购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喷灌机等抗旱物资。截至目前,全市采购喷施叶面肥等86.1万亩次,投入抗旱机械434台(套),其中新购买的92台(套)大型喷灌机每天开展喷灌作业。

  “我们还积极落实‘7+5’下沉一线指导当前抗旱保产工作,调度掌握各地小麦受旱情况,指导各地协调水源调度、物资配送、机械调配等工作。目前,各市、区已出动技术人员400余人次,开启提水泵站264座,累计完成抗旱补水3661余万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旱情虽然得到有效解决,但由于部分乡镇可能出现短时强降雨,广大农户还要注意防范旱涝急转,想方设法疏通好麦田内外沟系,确保积水能及时排出,防止小麦根系死亡等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