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帆领航·链通高新”:

镇江高新区奏响政校企协同发展新乐章

镇江日报 第01版:头版 2025年05月14日

  

  

  

  

  

  本报记者 姜萍 本报通讯员 张许佳

  

  “推进产业链党建,就是要把企业缺什么、政府高校有什么、产业链需要什么、党建融合的立足点是什么结合起来,形成‘党建搭台、企业唱戏、资源互通’的协作机制。”近日,镇江高新区举行“红帆领航·链通高新”先锋行动方案发布暨产业链党建联建工作推进会,就如何构建覆盖上下游、贯通左右岸的“大党建”工作体系提出要求。

  党建引领:谋划产业协同发展新蓝图

  今年,市委明确提出“做深做实‘链上先锋’行动,持续推动组织堡垒建在‘链’上,发展合力聚在‘链’上”工作要求。镇江高新区党工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主要领导挂帅、谋划破题,全方位体系化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

  据了解,镇江高新区从2023年开始就提出了产业链党建1.0、2.0工程,到今年的“红帆领航·链通高新”先锋行动,工作内涵在不断深化,行动项目也更加明确。今年高新区将紧扣“三区一高地”建设目标,按照“校地联建、条块结对”思路,探索“组织固链、服务优链、创新强链” 产业链党建工作模式,串联起上下游企业、政产学研金各方面资源,不断推动产业创新突破攀升。

  镇江高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联合党委副书记蒋红梅介绍,“红帆领航·链通高新”先锋行动将通过8个具体项目,由具体部门牵头负责落实,通过产业链党建联建,为高新区建设高水平、地标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注入红色动能,形成“党建领航、校地联动、产业跃升”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特色产业:筑牢产业链党建坚实根基

  镇江高新区是178家国家高新区中,唯一把船舶海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高新区。目前,镇江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链式效应、特色效应。一方面,良好的科研基础、船舶企业、高端装备产业等为高新区推进产业链党建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镇江高新区与江苏科技大学成立了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技术中心,进一步打造校地融合典范,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发展共赢”机制,组建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攻关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实现协同创新。

  镇江高新区成立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联合党组织,拓展党建联盟覆盖企业达80余家,许多链主企业将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小组设在生产线,党员骨干带头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一些中小企业在党组织的牵线搭桥下,与上下游企业结成“创新联盟”,实现了协同发展。这些都为高新区深入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共建:开启产业发展崭新篇章

  推进会上,镇江高新区·江苏科技大学产业链党建联建实践创新基地揭牌,镇江市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联合党委与镇江高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联合党委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

  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和镇江船厂相关负责人作为镇江高新区船舶海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代表进行了发言。企业代表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组织体系,形成“党建搭台、产业唱戏”的生动局面,实现“组织联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人才联育、服务联动”的新模式,成为链上单位的共同期盼。

  镇江高新区将依托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技术中心等平台载体,推动校地联建,在党建与产业融合发展上取得更多实践成果。同时,以党建引领“三链”融合为主线,以党建联建撬动多方资源整合,推动船舶海工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