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镜内置入子镜 深入消化道“窄路”

打通胆胰直视检查的“最后一厘米”

镇江日报 第04版:经开区纵览·综合 2025年05月15日

  

  

  

  

  本报讯(孙小培 朱研 记者 杨泠)以直径1厘米左右的十二指肠镜为母镜,将直径3.5毫米的子镜引入,深入胆道、胰管,打通这些部位直视检查的“最后一厘米”,在助力碎石、提高胆胰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发挥着巨大优势。日前,患者曹奶奶就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这项技术检出胆管癌变,为尽早治疗争取到了宝贵时机。

  75岁的曹奶奶因尿液发黄前往市一院就医,B超检查提示胆囊肿大、胆管扩张,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更是高达正常上限的十多倍。随后,老人被收治入院。为进一步明确病因,由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姚俊、副主任医师叶强、主治医师周勇,以及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陈远丰组成的治疗团队,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镜的帮助下,发现曹奶奶的胆道内有隆起的肿块,于是从中夹取组织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胆管癌。整个ERCP操作过程快速、顺畅,患者没有明显不适感。因为发现及时,也为患者接受外科根治性手术赢得了更多时间。也正是这次检查,为改善曹奶奶的生活质量、延长她的生命起到了关键作用。

  叶强介绍,对于胆胰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借助ERCP检查。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将内镜经口插至患者十二指肠,然后导入专用器械进入胆管或者胰管内,针对怀疑胆胰肿瘤的患者,进行细胞刷检,收集脱落细胞及组织,但由于刷检能够获取的细胞及组织较少,最终能确诊的机率较低。作为内镜之一的常规胃镜,因为直径较大,无法直接进入胆道、胰管等消化道“窄路”,而胆道镜的直径仅3.5毫米,可以在ERCP的基础上,经胃镜或者十二指肠镜的活检工作通道,进入胆管、胰管内,完成直视下探查、肿瘤活检、碎石等以往不能完成的任务。

  “胆道子镜直视系统突破了ERCP的局限性,能够对胆道、胰管内病变进行直视观察、精准活检、激光碎石等诊治操作,可以明显提高胆道、胰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姚俊说,胆道子镜技术在临床上进一步拓展了内镜医师的视野和操作空间,解决了胆道、胰管疾病诊治上的诸多难题,对此类肿瘤早诊断、早治疗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