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帮扶助力人才培育 品牌运营打造明星产品

甜瓜专家为“新农人”解锁“增收密码”

镇江日报 第07版:看京口 2025年06月04日

  

  

  

  

  本报通讯员 陈淑书 孙涛

  本报记者 景泊

  

  近日,在京口经济开发区(谏壁街道)上堭村新建的果蔬大棚里,“新农人”王辉正忙着查看瓜藤长势。他负责种植的“镇甜二号”(白富美)甜瓜因其晶莹剔透的果肉、脆甜多汁的口感,成为上堭村特色农产品中的“明星产品”。这份甜蜜事业的背后,离不开镇江市农科院研究员马志虎博士的科技帮扶与人才培育。

  品种革新:全链条赋能乡村产业

  作为江苏省“好西甜瓜”品种,“白富美”这一镇江本土品种甜瓜的诞生凝聚了马志虎博士团队十余年的育种心血。在市人大的帮促下,驻村第一书记牵线市农科院,引入马博士团队自主研发的“镇甜二号”(白富美)品种,并亲自指导王辉等“新农人”开展种植。

  马志虎博士采用“品种+技术+品牌”全链条扶持模式,为种植户量身定制“三步赋能法”:依托实训基地开展系统理论教学,通过“田间课堂”进行手把手实践示范,同步导入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在他的指导下,王辉的种植笔记中详细记录了控温、控湿、控肥、控药的“四控秘诀”。从整枝留蔓、精准授粉到防虫网角度调整,马博士均亲自示范,将关键技术要点倾囊相授。王辉等“新农人”不仅学到科技种植的理念和技术,也感受到马博士身上散发出的为农情怀,坚定了科学化种植的信念。

  人才培育:线上线下孵化“新农人”

  为帮助王辉等“新农人”快速掌握技术,马志虎博士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多维培训体系。线下,他定期深入村庄开展现场教学,面对面指导种植户解决实际问题;线上,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开设“甜瓜种植微课堂”,实时解答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疑问,实现技术指导“零时差”。5月气温变化大,易产生病虫害,王辉通过视频连线获得防治方案,有效阻止了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

  在马志虎博士的鼓励下,上堭村明确了目标方向,将向着建成镇江首个“‘白富美’甜瓜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努力,并重点培养王辉等骨干“新农人”成长为技术带头人,带领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品牌赋能:小甜瓜闯出大市场

  马志虎博士深谙“品质+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法则,他提出:“‘白富美’甜瓜要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必须从田间地头走向品牌化发展之路。”依托上堭村“水韵上堭”农产品品牌,他将科技培育的品质内核与地域文化特色深度融合,为这颗甜瓜注入了独特的品牌灵魂。下一步,上堭村将通过构建“品质分级+精准营销”体系,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企事业单位定制化认购、社区团购直通车等销售渠道,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得益于品牌化运营与多元化销售策略,预计今年果蔬大棚甜瓜收入将突破30万元。

  “恒致远:为农者必具恒,方能致远!”这句话是马志虎博士的座右铭,如今正在上堭村的瓜田里悄然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