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金晶 姜南
本报记者 林兰
“退休以后,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看书、下下棋,以前乘车去图书馆太远,后来电子书看久了眼睛吃不消。现在家门口开了个书吧,真是开到我心里去了。”近日,京口区医政路5号大院居民老陈称赞道。
据大市口街道千秋桥社区党委书记蔡政介绍,今年以来,社区将全民阅读作为惠民的一项重要举措,聚焦强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活动载体,掀起全民阅读热潮,让书香沁润民心。
搭建优质场景
阅读阵地“全方位”
走进位于东邦大厦一楼的“千秋桥24h书吧”,阅读环境宽敞通透,不少读者正捧着书本看得入迷。
为拓展阅读阵地辐射范围,千秋桥社区推动“15分钟阅读圈”扩面,在辖区的中街小区、医政路5号小区及东邦大厦新增3处阅读点,打造“家门口”的书吧。每个书吧安排专人负责,提供图书馆式管理,日常免费开放,书籍种类丰富,内容涵盖广泛,各类藏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共计千余册,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集便民阅读、传播书香、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加油站”。
提升服务品质
阅读体验“精品化”
千秋桥社区聚焦阅读服务队伍建设,逐步推行“全民阅读+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了由老党员组成的“银发宣讲团”和青年党员组成的“青春宣讲团”。宣讲团通过小板凳课堂、“家门口”讲堂、小院阅读分享会等形式,累计开展对象化、分众化的宣讲30余场,辐射党员、居民1500余人次,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读体验。
为推动全民阅读向“一老一小”覆盖,社区开展关爱“一小”、情暖“一老”特色工作,举办“银龄悦读”“暑期读读乐”“亲情伴读”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老年人提供送书进家、上门伴读、讲解故事、辅导课业等个性化阅读服务。“孩子一到寒暑假,就非常喜欢来社区的‘红石榴书吧’,阅读是一种放松、一种学习,更是加深亲子关系的一次互动。”一位经常参与社区亲子阅读活动的家长表示。
丰富活动载体
阅读氛围“沉浸式”
“听着茶文化,学着茶艺,享受着煮茶的过程,我们体验了一次多感官的文化盛宴。”千秋桥社区居民胡先生在“茶香伴书香”阅读分享会上有感而发。社区将阅读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在中秋节开展“诗词飞花令”活动,春节组织“家书诵读会”,围绕二十四节气推出“节气深阅读”等,让阅读不再是单向输入,而是调动五感的文化探索。
同时,社区整合辖区资源,深挖本地文化基因,邀请专家学者、作家等文化名人开展文化讲座、作品分享、读书交流等特色品牌活动,持续增强全民阅读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