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陈莫杭 蔡慧 记者 张驰川)“之前阻碍轮椅进出的部分栏杆已被切除,进出口的坡道改造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厕所里‘摇摇欲坠’的无障碍扶手也已更换。”近日,京口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负责人林龙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助残社会组织芦苇之家工作人员来到辖区向家门公园进行回访(见图 陈莫杭 蔡慧 张驰川 摄)。
2025年4月,京口区检察院收到了“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一条线索,称辖区向家门公园出入口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到位,残疾人、老年人等轮椅使用者很难自行出入。
收到线索后,办案检察官立即与“益心为公”志愿者、残疾人代表共同前往现场调查。检察官发现,公园的出入口与旁边的人行道存在平面差,而且设计成U型的出入口也让轮椅的转向前进非常困难,不仅如此,检察官在实地走访中还发现厕所的无障碍扶手松动摇晃,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该院遂于4月22日立案。
为详细了解情况,检察官还走访了属地街道,检察官了解到,该进出口设计成U型,主要是为了防止电动车随意进入,以利于公园的后期维护。而且公园的设计、改造,牵扯的不仅是所在街道与社区,还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整改,让特殊群体也能打卡城市口袋公园,享受城市美好与休闲时光?为了推动问题尽快解决,近日,京口区检察院召集残联、住建、绿化工程、所属街道、社区等多个部门以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助残社会组织芦苇之家工作人员,将公益诉讼磋商会开到向家门公园出入口处。
现场,残疾人代表乘坐轮椅演示了进出公园的困难情形后,各部门围绕“怎么改?如何改到位?”开展了一场热烈的讨论。“这个通道能不能再宽点?”“我们建的时候特意试验过,如果再宽,电动车就能进来了,对公园的后期维护很不利。”“把下面这节栏杆去掉呢?这样电动车进不来,轮椅也能走。”“这个可行,我们尽快整改。”……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各部门达成了初步意见。
当天下午,“下半场”磋商会又回到了京口区检察院。经各部门协商,明确了改造标准及施工时间节点:3天内将松动摇晃的扶手更换到位,10天内完成公园出入口的改造,5月底前完成出入口坡道改造。据了解,京口区城管局当天下午就将公厕新扶手更换到位,及时解决群众难题。
活动结束后,全程参与的残疾人代表小涂说:“改造后将极大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出行,期待公园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