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之后的高铁南站绿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讯(记者 王彦冰)近日,京沪高铁镇江南站正前方,一片曾经“密不透风”的2公顷密林蜕变为兼具自然美学与生态智慧的城市景观新门户。这片焕然一新的绿地,不仅为旅客和市民提供了休憩空间,更展现了生态友好理念。
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环境工程党支部党员设计骨干大胆创新,打破了原有封闭格局,通过移除大部分苗木,构建起疏朗通透的“乔草结构”绿化体系。少量遒劲挺拔的乌桕大乔木点缀其间,大面积的草坪如绿色地毯般延展,营造出开阔宜人的公共环境。
改造并非对过去的全盘否定,而是有记忆的更新。设计精心保留了绿地两侧原有的蜿蜒园路和树木,使新景观与场地历史脉络自然衔接。
尤为亮眼的是融入的生态智慧。场地内巧妙设置的雨水花园与植草沟如同“绿色海绵”,在降雨时高效调蓄雨水、通过自然过滤净化水质,成为传递生态理念的鲜活景观。
“此次改造力求在‘门面’与‘内涵’间取得平衡。”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简洁大气的空间布局契合高铁门户形象,塑造舒展大气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生态优先的雨水管理技术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可持续理念的落地。
如今的镇江南站前绿地,已不仅是一处城市绿洲,更是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落地生根的精彩样本,热情迎候每一位抵达镇江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