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泠 通讯员 赵睿 曹逸)近日,镇江市人力社保公共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项目顺利通过终期验收,标志着我市在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人社领域政务服务改革、实现服务提质增效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此次试点以人力社保“十个一件事”为突破口,聚焦企业和群众在人社领域办事环节多、跑腿多、材料多等痛点难点,主动运用标准化思维和方法进行系统性重塑。
试点参照国家标准制定编写216项标准,构建“通用基础标准体系31项——服务提供分体系61项、服务保障分体系63项、岗位工作标准分体系61项”的标准体系,将涉及社会保险高频服务事项,如参保登记、工伤待遇办理、企业职工退休等10个关键业务场景,连同创新打造的“视频办”、社银合作经办标准一起,打破传统条线分割,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材料精简,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下“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的“一件事”服务套餐, 业务即办率达95%以上,年均办件超9万件,日均接待200人次,“就近办”银行合作网点增至130个,银行可办理业务扩展71项。
为确保试点通过验收,市人社部门不仅聘请专家,对专兼职人员进行每人40学时的专业知识培训,还创新实施标准化督查机制,建立“制定-实施-评估-改进”标准化动态管理机制。自2020年以来,群众满意度评价始终保持在97%以上。
日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受委托组织评估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核查服务窗口、体验办事流程、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对试点建设进行了全面、严格的评估后,给予了充分肯定。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以标准化为引领,在现有社保“一件事”标准体系基础上,积极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化操作手册,针对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业服务等高频跨域业务,探索跨区域服务标准协同,推动社保服务向着更高效、更便捷、更温暖的方向阔步前行,营造更加优质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