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益君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总会被某些事物深深触动,它们或是物质的瑰宝,或是心灵的慰藉。对我而言,那本鲜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就是我心中最宝贵的珍藏。
那年,我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报名参军。第二年,连队批准我回家探亲了。当我身着军装回到家乡,乡亲们纷纷过来看我。我分发着糖果和香烟,耐心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在县城工厂退休的四大爷询问我是否入党时,我出于虚荣心,脱口而出:“入了,已经是党员了。”四大爷听后,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夸赞道:“好样的,真是有出息!”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我陷入了尴尬,他伸出手来,说要看看我所学习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我瞬间愣住了,因为我并非真正的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章程》更是一无所知。我支吾着回答:“哦,党章忘在部队了。”四大爷并未深究。那一刻,我深感羞愧与自责。
回到部队后,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那一晚,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最后下定决心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把入党申请书交给了指导员。指导员接过看了看,微笑着对我说:“积极要求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但你的申请书格式有误,对党的认识也略显肤浅。”接着,他拉我坐在床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本本,正是那本我心心念念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他逐条为我解读其中的内容,让我对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从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章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关心战友、服务群众。我的努力和进步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认可与支持,不久后,班长主动提出做我的入党介绍人。
当我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时,我并未如愿获得那本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原来,《中国共产党章程》并非每个党员都能拥有,而是由指导员和党小组保管,供集体学习使用。然而,这并未削弱我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渴望与追求。
在一次部队野营拉练中,我因救火不慎摔伤。团政委前来慰问时,我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想要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政委听后爽朗一笑:“这有何难?”随同的指导员解释道,团里分配给连队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数量有限,仅供集体学习使用。但政委看着我,眼中满是赞许:“特批了,一会让指导员送你一本。”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激动与感激。从此,那本鲜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便成为了我最珍贵的宝物。我时常将它小心翼翼地藏在衣兜里,时不时掏出来翻阅,用它来校准自己的人生方向。每当我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中国共产党章程》都会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勇往直前;每当我取得成绩和进步时,《中国共产党章程》也会提醒我保持谦逊和谨慎,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如今,那本《中国共产党章程》,已经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见证着我的成长,也见证着我对党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