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传递“中国醋都”好声音

她从生产车间工人成长为省铜牌导游
镇江日报 第03版:经开区纵览·综合 2025年07月17日

  

  

  

  

  本报记者 谭艺婷 本报通讯员 王安琪

  

  她从生产车间的工人转型到博物馆的讲解员,再成长为“江苏省铜牌导游”,她深知自己所在的岗位是“中国醋都”、镇江香醋对外展示的窗口。无论何时,她都以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中,为宣传家乡添砖加瓦。她就是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接待部经理黄燕。

  “刚入职恒顺时,我是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员工。2010年恒顺博物馆成立,公司内部招聘,于是我选择来到博物馆,刚开始也只是在销售厅当导购员、收银员。”黄燕告诉记者,当时因为年轻,声音条件较好,内部推荐她尝试讲解工作。“当时有点为难,后来因为博物馆游客量暴增,讲解员不够用,于是我硬着头皮上。后来我考了导游证,调岗到讲解部成为正式讲解员。”

  为快速提升自己,黄燕白天跟着资深讲解员实地学习讲解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向恒顺老员工请教制醋知识,晚上回家查阅大量资料,深入了解恒顺的历史、起源和发展,香醋酿制技艺。有重要接待时,她提前多次踩点,反复打磨讲解词,力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展现景点魅力。2023年6月,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3水韵江苏导游大赛中,黄燕因表现优异获三等奖,并被授予“江苏省铜牌导游”称号。

  每逢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及寒暑假,都是讲解员的“大忙”时期。今年春节期间,醋文化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突破5000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6000人,是平日的10倍之多。“每天比平时更早到岗做充分准备,检查讲解设备、熟记当日预约团队信息。今年大年初三,我接待了一支由200名老人组成的老年旅行团,老人们行动缓慢且听力不佳,面对这类情况,就需要主动放慢语速,不断提醒老人注意脚下。”黄燕补充说道,让“一老一小”都满意,需要多花点心思。

  为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春节期间,醋文化博物馆白天上下午都有手工活动,黄燕和同事们化身“醋精灵”,带领孩子们参与“醋灯笼”“猜醋谜”游戏,耐心指导孩子们制作香醋手作,看着孩子们举着作品开心合影,她们也感到开心。

  “从初入行业的懵懂新人,到在省级大赛中崭露头角,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成长机会,而我也将继续怀揣着对事业的热爱,更好传递我们‘中国醋都’的好声音。”采访尾声,黄燕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