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戴伟)在句容市天王镇天王村泽云家庭农场,绿油油的稻叶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拂动。“别人家田里种的是一季小麦和一季水稻,而我在赵老的指导下,养一季龙虾苗、种一季有机越光水稻,挣得比以前多多了。”泽云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泽云站在田埂上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由于高温影响了点收益,但每亩净收益仍有1000元,加上龙虾苗净收益4.7万元,70亩稻田一年净收益达到11.7万元。今年龙虾苗收入增加到5.3万元,水稻长势也很好,预计也能增收。
之前,刘泽云跟着村里的大户学习过“稻田养虾”技术,但一直被成本高、综合效益低所困扰。“化肥要钱、农药也要钱,而种出来的水稻和养的虾苗价格都上不去。”刘泽云说,去年便邀请农技专家赵亚夫和戴庄村的农技员上门指导。
经过实地走访,赵亚夫建议把水稻品种改成越光水稻,因为该品种水稻8月即可收割,比一般品种提早1-2个月,可以让种虾尽早进入稻田活动,繁育出的龙虾苗个头更大、数量更多,收益自然就上去了。同时,越光水稻适合通过有机方式进行栽培,品质好价格高,更受市场青睐。以水稻为主、搭配小龙虾,再加上稻田周边围沟里的水花生和小鱼、黄鳝、青蛙等田间小动物,以及白鹭、野鸭等禽类,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构建起开放的农业生态系统空间。
刘泽云按照“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农业经营理念,遵从自然规律,采用以培育自然生产力为主的“人放天养”方法,减少过多的不合理的人为干预,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刘泽云不用化肥农药,不片面追求扩大种养规模,依旧获得良好的收益。“水花生嫩芽是龙虾优质饲料,繁茂的植株是龙虾最佳栖息地,而白鹭捕食龙虾,则可控制龙虾养殖密度,促进龙虾整体健康生长。”刘泽云说,种植越光水稻时采用戴庄村的成熟模式,通过培育水稻大秧苗、灌深水压草等方式,不仅省肥、省工、省本,还能加快土壤改良,让土壤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