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农商银行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镇江日报 第12版:镇江年中报 2025年07月31日

  

  

  

  

  

  

  镇江农商银行紧扣国家金融政策导向,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优化供给、创新产品、提升服务综合效能,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寻“新”求质,

  激发科创企业活力。

  充分发挥全行点多面广优势,聚焦市辖区和园区,切实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突出专业精准,打造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京口、丹徒、经开区、润州(高新区)4个片区经管中心,各经管中心与区域内支行形成合力,全面对接辖内各类企业金融需求,重点在政策运用、产品配套、利率优惠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争取更多政策红利。突出产品配套,先后推出“苏科贷”“苏质贷”“科技人才创业贷”“专精特新贷”“镇信贷”等专属产品,并建立“总行支持、部门力推、支行结对服务”的三层服务矩阵,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截至6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1.5亿元,较年初增加3亿元,增幅15.8%。

  

  逐“绿”而行,

  厚植生态发展底色。 

  聚焦绿色生态保护与节能减排领域,紧跟客户需求变化,推行“一户一策”差异化服务方案。项目精准灌溉,重点支持节水灌溉、生态修复等环保项目,强化金融服务供给,为长江京口段生态修复、老旧小区污水收集系统改造等项目注入金融活水,持续拓展绿色服务广度深度。三农绿色赋能,积极响应城镇化建设部署,围绕农村生产生活低碳化,创新推出“农户分户式光伏贷”,精准支持有条件地区农户安装屋顶光伏设备,有效提升区域可再生资源消纳能力。截至6月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达4.4亿元,较年初增加1.3亿元,增幅高达40%,以坚实金融力量助推地方绿色低碳转型。

  

  向“下”深耕,

  普惠金融润泽城乡。

  坚守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将普惠金融作为初心使命,以更强的主动性与责任感推动高质量发展。深耕乡村振兴沃土, 坚持需求导向,创新运用“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三提三知”工作法,深化“整村授信”,做实信用建档评级。截至6月末,累计为22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田间地头。精准灌溉小微与新市民, 紧盯普惠领域信贷需求,通过产品创新、减费让利、流程优化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聚焦新市民聚集的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及其购房装修需求,创新推出“新市民贷”,为上千户新市民创业安家提供一站式金融支持,助力新市民扎根镇江、乐享生活。

  

  暖“心”护航,

  托举幸福银龄生活。

  深度聚焦养老领域金融需求,致力于为老年客户提供全方位、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网点适老更贴心, 全辖33家营业网点全面完成适老化改造,配备适老座椅、敬老专柜及老花镜、放大镜等20项暖心设施。工作人员恪守“首接负责、暖心关怀,优先办理、耐心细致,特事特办、专业高效”原则,致力提供“简单快捷、业业当当”的适老服务体验。服务上门零距离, 创新组建“小圆金融服务队”金融助老志愿队伍,建立特殊客群联系台账,主动将金融服务送至家门口。通过常态化上门服务与特事特办机制,切实为行动不便老人纾困解难,今年以来累计提供上门服务超百次,畅通金融便民“最后一米”。

  加“数”前行,

  智绘金融服务新图景。

  积极构建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数字生态体系,以科技之力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线上破壁,产品创新提速。依托地方法人机构“短平快”优势及“镇江市企业征信平台”模型,创新推出线上信用贷“镇信贷”,将小微企业“好信用”高效转化为融资“新便利”。场景深耕,服务创新拓维。推广“E路有礼”小程序,构建“商家+银行+客户”生态圈,吸引优质商户入驻并搭建专属社群,创新社群私域运营,有效提升客户转化与黏性。自主研发“智慧停车”小程序,累计服务用户超40万人次,成功拓宽高频生活场景获客渠道。

  下一步,镇江农商银行将紧扣地方发展脉搏,立足金融本源与专业优势,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深化重点领域服务创新,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更精彩篇章,以澎湃金融动能助推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姚叶 冯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