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华雯康 记者 盛林娟)近日,位于丹徒区高资街道水台村和西斛村的中科大100兆瓦新型高效农光复合利用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4亿千瓦时,配合已投入使用的分光板种植和植物工厂,在保障电力供应、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将在探索新兴种植方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
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昔日闲置的土地上已立起一排排光伏桩基,超六成支架安装完成。工人们正顶着高温,有序安装光伏电板,目前电板安装量达总工程量的15%。项目负责人介绍,原定9月底竣工并网的计划因持续高温适当调整,将趁后续气温适宜加快施工,力争10月底前投产达效。
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占地1500亩,并网后发电能力为每小时100兆瓦。年清洁电力可满足上万户家庭用电,相比火电,每年可节约标煤3.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4万吨、二氧化硫15.69吨,环保效益显著。
项目还积极探索“光伏发电+农业”运营模式,在板下发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和生态养殖,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土地流转收入,构建“发电+农业”双重收益渠道,提升项目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配套的分光板种植和植物工厂试验工程已投入使用。通过科学控光和封闭环境,蔬菜生长周期缩短、产量提升。未来项目还将拓展茶光、农光、渔光等综合模式,实现阳光的高效多元利用,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