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栾睿娇 汪鹏 记者 朱婕)9月8日,在35千伏天袁线跨越G104国道的高空作业现场,国网句容市供电公司设备部工作人员邢强操控着无人机,精准地将新型导线警示灯挂载到输电线路上。这一小创新不仅让“秋检”期间夜间线路巡检可视性大幅提升,而且为往来大型货车亮起了“安全信号灯”。
此次的安装区域位于句容市天王镇35千伏天白325线与天袁322线交叉区段,线路横跨G104、S340两条交通主干道,对地距离9米,是电网外力破坏的高风险区域。紧邻该线路的天王镇唐陵村,作为苏南地区规模领先的苗木产业集聚区,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柱。眼下正值苗木销售与移栽旺季,每天有大型运输车辆频繁往返,而苗木高度多接近线路对地距离,以往每到夜间或雨雾等低能见度天气,车辆碰线时常发生。而这款新型警示灯具备300米以上强光可视距离,能有效发出预警信号,大幅降低车辆误碰风险,为苗木运输提供安全屏障。
“警示灯采用太阳能供电,搭配智能光感技术,天黑或光线不足时会自动点亮并持续闪烁,巡检人员在远处就可以清晰辨识线路走向。”邢强介绍,安装过程中,无人机携带专用夹具精准挂载,不仅效率高、定位准,更实现了线路不停电作业,既让“秋检”工作提质增效,又为输电线路增加一层“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