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水渠长度略短 七旬老人出资延长

镇江日报 第07版:金色田野 2025年09月11日

  

  

  

  本报讯(姜锁平 记者 佘记其)日前,丹阳市吕城镇西墅村窑头自然村村民袁耀军的农家小院里笑声洋溢。当地村干部将一本荣誉证书郑重地递到袁耀军手中,感谢他为家乡水利事业所作的贡献。

  今年70岁的袁耀军退休前常年在外打拼,如今回乡颐养天年。今年7月,他在散步时发现村东正在施工的新水渠长度略短,末端的几片稻田和村民菜地取水仍受影响。他主动找到村委会,提出在目前建设的基础上,个人出资2万元将水渠延长并提升质量,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难题。

  “老袁一说要捐钱,我们既意外又感动。”村党委书记朱武成说,村委会原本打算动用村集体资金,但袁耀军坚持“为家乡做点小事”。随后,村“两委”迅速组织设计、招标,8月初动工,8月底完工通水。新水渠采用混凝土现浇,两侧铺设人行便道,新增两座分水闸,可保障下游80余亩水稻和蔬菜基地的用水需求。

  工程竣工当天,村民们高兴地说:“过去靠抽水机,成本高、水还浑,现在闸门一开清水就进田,一季能省数百元。”

  面对赞誉,袁耀军摆摆手:“我只是把平时节省的一点积蓄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村里越来越好,我就高兴。”当天,袁耀军还向村委会表示,愿意为和美乡村建设继续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