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制作 朱晶晶 盛林娟
本报讯(记者 朱晶晶)“五条街挤不开,大市口没得人走!”这句镇江方言,像一枚时光书签,轻轻翻开了五条街的千年烟火篇章。当清晨的阳光掠过网巾桥遗址的石碑,当街边的咖啡店飘出第一缕咖啡香,五条街在晨光里续写着市井传奇。
走进五条街,仿佛打开了一本立体的历史书。其地名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元代《至顺镇江志》将它奉为“街市之首”。五条街泛指南门大街、梳儿巷、第一楼街、中街与中山东路交会处一带。这五条街巷犹如五线谱,谱出了千年不息的市井乐章。“小时候听家里老人说,当年许仙刚到镇江,就住在五条街这片街巷里。”居民陈爷爷口中的这个传说,在明代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得到了印证:许仙白天在保和堂抓药,晚上就住在五条巷的王公楼,这五条巷就是如今的五条街。
一条关河穿城过,五条烟火汇成歌。五条街的“脐带”,是一座已深埋地下的古桥——网巾桥。五条街区域以此为原点,向南北呈放射状延伸。站在网巾桥遗址前,仿佛能看到千年之前,桥下关河潺潺流淌,它如一条灵动的丝带穿城而过,串联起南北的繁华盛景。关河两岸,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烟火气顺着河道袅袅飘向四方,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古代市井图。
“我在五条街片区做煎饼20多年了,记得当年真的是‘五条街挤不开,大市口没得人走’!”林云煎饼老板蔡善林是一名“老镇江”。据他回忆,当年市区被自然地分为城里城外,城外最热闹的当属大西路,而城里,五条街便是当之无愧的繁华中心。“现在五条街人气没以前那么旺了,但好多‘老镇江’还是喜欢时不时来这儿逛逛,找找当年的感觉。”
如今,五条街也换了“新衣”,网红咖啡、情调餐厅比比皆是,“挤不开”的热闹从未走远。这里的一砖一瓦,藏着漕运千帆的倒影;一茶一饭,煮着江南烟雨的乡愁。它让旧时光住进新巷陌,让老故事长出年轻的枝丫。这片曾经“挤不开”的街巷,正用“逛不够”的姿态,告诉每个归人:五条街,永远是镇江人走得再远,也要回望的来处与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