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我先行

镇江经开区:全“绿”以赴 让生态环境“颜值”飙升

镇江日报 第12版:专版 2025年06月05日

  (图片由镇江经开区新闻中心供图)

  

  

  

  

  

  

  

  

  保护环境,全“绿”以赴。2月底,生态环境部发布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海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全国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实践成果并倡议社会公众积极行动,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在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的镇江经开区,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基调,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到全区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引领,做到围绕服务中心工作保持步调一致,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锚定目标,砥砺前行。在每一位镇江经开区环保人的主动担当作为下,在2023年度污染防治攻坚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去年,镇江经开区一以贯之贯彻新思想、践行新理念,绿色低碳镇江经开区建设成绩斐然。

  截至5月底,全市PM2.5均值为43.7微克/立方米,镇江经开区PM2.5平均浓度为42.4微克/立方米,市区排名第一;全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0.9%,经开区优良天数比例为70.5%,市区排名第6;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3条省重点考核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笃行不怠 全力打造水清岸绿

  近日,在位于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美化工”)圌山区厂区西北角,一处长方形的水池映入眼帘,旁边两台崭新的水泵通过管道与水池相连接。

  

  

  “以上是奇美化工于4月刚刚投入使用的圌山区厂区水池,可储存水量为1200m^3。”奇美化工环保工程师居聪介绍,当附近区域发生突发情况时,打开闸板阀,污染水就会通过沟渠进入水池,水池可通过转输泵与厂内其它水池、水罐联通,待突发情况处理完成后,污染水通过废水泵转至厂内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为完善三级防控体系,奇美化工投入1500万元启动事故水处理系统技改项目,新建4座水池,利用厂内原有3座储罐改造成水罐,今年4月新建水池及水罐全部正式投入使用。改造完成后全厂区有7座水池及3个水罐,实现厂区事故水收集区域全覆盖,事故水处理系统通过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实时调控与联通,可满足消防持续12小时,最大事故水量23130m^3的储存要求。

  

  

  持之以恒 倾力建设无废家园

  

  近日,在位于新材料产业园内的优利德(江苏)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利德”)越河街厂区的西南角,远处的生产装置将副产盐酸通过管道连接着四个容积1000m^3的盐酸储罐,旁边的槽罐装车正等待着将储罐中的盐酸运送至指定企业。

  为消耗副产液氯,优利德于2020年9月开始建设年产10万吨氯化石蜡产业链延伸技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当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

  据优利德环境科科长徐智晶介绍,项目以液氯和石蜡为原料,采用氯化工艺生产氯化石蜡,在此反应过程中会产出盐酸,盐酸是危险化学品,若直接处置只能作为危废,将造成高额的处置费用以及巨大的资源浪费。为减少危废产生,优利德根据国家标准,将副产盐酸作为副产品销售,通过建设盐酸储罐,将副产的盐酸进行收集再转运至需要的企业,用于金属表面的酸洗等。项目每年副产盐酸约15.9万吨。

  优利德10万吨氯化石蜡产业链延伸技改项目是镇江经开区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2024年镇江经开区完成2项计划内工程项目、11个无废细胞建设指标等重点建设任务,完成423家企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填报及审核,209家小微企业纳入固废管理系统小微收集体系,完成60家危废企业规范化管理考核评估,完成率100%。

  一如既往 着力实现一尘不染

  近日,在镇江港务集团金港公司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粉尘实时在线点位监测系统全时段开启,货场25个粉尘监测点位在屏幕上“一览无余”,点击任意一个监测点,TSP(总悬浮颗粒)、PM10及PM2.5等指标数值均清晰可见,雷达粉尘在线云处理系统高效运行,当数值超过警戒线时雷达监测系统便会与喷淋系统实现智慧在线联动,开启点位附近喷淋抑制粉尘。

  据镇江港务集团安环部高级业务经理吴殿兵介绍,自2019年以来,镇江港务集团以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为愿景,围绕“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全面开展港口环保提升工作。

  在大气方面,在港内厂界、平台、场内等重点检测区域,设置粉尘在线监测系统25台,系统接入省、市监测平台,连通国控数据,实现港区粉尘24小时在线监测全覆盖;与此同时,通过建设挡风抑尘墙6.68千米、库棚17.3万平方米,硬化黑化港区所有道路堆场107万平方米,改造革新各类抑尘设备设施41项;严抓现场清洁生产措施落实,重点落实环保全员责任制、堆桩全覆盖、货物全封闭、抑尘保湿全流程、清扫清洁全过程,确保现场时时处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实现全港区“一尘不染”。

  港务集团实现港区“一尘不染”是镇江经开区精准治气,推动空气质量“向优而行”的生动实践。作为全市工业集中区,面对以化工、造纸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2024年镇江经开区生态应急局积极推进废气VOCs治理、清洁能源(原料)替代、港务集团绿色港口治理等68个提气降碳项目,与此同时,依托区域监测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优势,完善多方联动“人防+技防”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巡查-排查-监管-整改”闭环管理,实现大气污染排放精准溯源、精准治理。

  2024年,镇江经开区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82%,两项考核指标在全市大气国控站点排名第一。

  (张琼霞 李长兴 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