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俞镇 记者 朱秋霞)日前,市民政局、市救助管理站联合举办“织密救助网络 筑牢安全底线”主题活动,并启动全市救助管理“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
活动中,市救助管理站介绍了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成效、寻亲工作成效。去年6月,我市被民政部确定为108家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之一。2024年9月,我市以镇江市困难群体基本民生保障联席会议的名义出台了《镇江市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卫健委等1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市救助管理站设立试点工作专班,多点突破,构建救助新格局,探索创新救助模式。
当前,市救助管理站与南京、常州、渭南等地建立跨区域协同救助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丹阳、扬中、句容等县级站签订帮带协议,推动业务标准化建设;与市人社局签订了“党建+救助+就业”模式,构建了“救助-就业”的全链条帮扶体系;深化了与公安、城管部门合作,申请将公安街面监控资源接入站内,使用智慧城管信息,实现流浪人员轨迹实时监测;与市区警务站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两站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线索即接即处、救助无缝衔接;与卫健部门合作,开通了绿色就医通道;与城管交通部门合作,建立了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
同时,还通过科技赋能,创新社会参与模式。携手市大数据管理局,依托 “镇合意”APP开发了“街面救助”模块,今年4月已上线运行。市民可通过“随手拍”实时上传求助线索,推动救助工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转型。
随着夏季的到来,极端天气将给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安全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为确保他们安全度夏,我市从即日起启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宏斌表示,市民政部门将形成工作合力,对临时遇困人员做到“应救尽救”。统筹各级各部门力量,加大巡查频次和覆盖范围,重点巡查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的区域。同时,发挥四级救助网络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第一时间被发现、被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