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冬病夏治”门诊开诊

“三伏贴+艾灸”组合成市民“热选”
镇江日报 第04版:综合·经开区纵览 2025年06月24日

  

  

  

  本报讯(景骁轶 记者 杨泠)随着初伏的临近,一年中治疗“冬病”的绝佳时机也将到来。6月21日,市中医院“冬病夏治”门诊开诊。今年,“三伏贴+艾灸”的“冬病夏治”中医特色疗法颇受青睐,成为市民养生“热选”。

  早上7时许,位于市中医院门诊三楼的“冬病夏治”门诊室内,艾草燃烧的氤氲药香弥漫空中。针灸科主任刘鸿燕向记者详解“冬病夏治”原理:“‘冬病夏治’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是指在夏季阳气旺盛的时机,借助中药、艾灸、贴敷等方法,对在冬天容易发作和加重的虚寒性疾病进行调理,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时不到,市民凌奶奶就陪着老伴张爷爷,来到“冬病夏治”302诊室,在经过体质辨识后,医生将研碎的姜末敷于其督脉,再将装有艾草棒的灸盒安装在艾灸仪上,加温后,通过热力和药效刺激,达到温通经络、扶阳固本、祛寒除湿的效果。

  “他肺功能不好,走几步就喘,之前‘冬病夏治’都是用三伏贴,后来听人说夏天艾灸效果也好,今年就加了这个项目。”虽然当天是首次尝试艾灸,但对其效果,凌奶奶充满信心:“以前用三伏贴,喘气的症状就改善不少,所以对这次的中医艾灸,我们也很有信心。”

  “老面孔”连年接力养生呵护健康,如今这样的场景,在市中医院已经成为常态。“开展‘冬病夏治’这么多年来,老患者占到60%至70%,其中治疗时间最长的已有十多年,由于效果显著,这名患者的哮喘已经基本不发作,她也因此将这一传统养生治疗方法推介给了周围的亲友,每年都会带着他们一起过来治疗。”刘鸿燕在坐诊时发现,随着中医养生理念深入人心,到该院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就诊理念也由“治已病”向“防未病”发展,折射出民众健康观念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冬病夏治”需求,市中医院推出督灸、热敏灸、雷火灸、葫芦灸等多种艾灸方式,尤其是督灸,火力充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的灸法所及,加上铺灸面广,可以起到多经多穴的联合作用。而三伏贴,根据各种疾病,选用不同药物和穴位进行治疗,比如慢性气管炎,多选用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等温阳驱寒的药物调制成贴,贴敷于相应穴位,以起到提升阳气的作用。

  无论是三伏贴还是三伏灸,医生都会根据不同个体辨证施治。刘鸿燕认为,三伏灸和三伏贴相结合,能够更大限度以阳克寒,提高“冬病夏治”的疗效。不过,刘鸿燕也提醒,“冬病夏治”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阳气不足、体质虚寒、肺气虚弱,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适合“冬病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