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化挑战,养老服务创新刻不容缓

适老微改+互助温情,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镇江日报 第06版:水韵芳洲新扬中 2025年06月24日

  老年人体验适老设施。朱峰 摄

  

  

  

  

  

  

  本报记者 陈怡帆

  本报通讯员 朱峰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挑战,扬中市民政局以适老化改造和“互助时间”服务为抓手,通过立体化宣传、精准化服务、互动化沟通三大举措,让惠民政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通过立体宣传全覆盖,扬中市民政局线上打造“看得见的改变”系列短视频,通过适老化改造实景对比(如加装扶手前后老人如厕对比)、互助服务暖心瞬间等28个鲜活案例,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高频播放。线下开展“银龄体验日”活动,在27个社区设置适老化样板间,让老人现场体验防滑地砖、智能呼叫器等设施。累计发放双语(普通话+方言)宣传册6700份,举办政策游园会13场,参与群众突破2300人次。

  为了让精准服务有温度,扬中市民政局创新“政策翻译官”机制,将适老化改造补贴换算成“政府出大头,您只需付××元”的明白账,用“积分当钱花”的比喻讲清互助积分规则。为独居老人定制“安全改造包”,为活力老人设计“文娱服务包”,实现政策供给与老人需求的精准匹配。特别组建“银发宣讲团”,由首批受益老人现身说法,增强政策可信度。

  同时,扬中市民政局搭建“养老政策直通车”平台,开通24小时智能语音热线,开发“扫码即问”微信小程序,累计回应咨询260次。在社区开设“养老议事厅”,收集意见建议76条,据此新增手工坊、代际交流等12项特色服务。建立“服务效果晴雨表”,每月公示政策落实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经过全面推广和整改,适老化改造和“互助时间”工作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扬中市适老化改造申请数量由196户增加到679户,申请量增长246%;“互助时间”志愿者达1226人,增长46%;服务对象由原来的1200人扩展到11700人,增长875%;居民对适老化改造和“互助时间”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在满意度调查中,对适老化改造的满意度达到93%,对“互助时间”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