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迅”应“汛” 筑牢防汛安全堤

镇江日报 第06版:水韵芳洲新扬中 2025年06月24日

  

  

  

  本报讯(记者 蒋丽)近日,长江扬中河段二期(应急治理)工程扬中境内工程正式启动,成为扬中防汛工作的关键之举。该工程计划分三年稳步推进,其中02标雷公岛落成洲段已于5月下旬率先破土动工,预计8月基本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防洪能力,为扬中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此次02标工程重点覆盖扬中丰乐桥、落成洲右缘以及扬中夹江兴隆弯道三大区域,包含290米丰乐桥加固、1190米落成洲右缘整治、490米扬中夹江兴隆弯道护岸加固工程。通过水上护坡与水下护脚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护体系,实现全维度岸线保护,总抛石量达12.71万方。这不仅是长江生态保护与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一环,更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扬中同步开展防汛备汛工作,多部门联动提前谋划,以多项务实举措,全方位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隐患排查是防汛备汛的重要基础。扬中市安防办与应急管理局牵头开展汛期基础设施排查,全面摸排城市内涝、在建工程等防汛抗旱风险点,对排查出的隐患从严整改。针对工贸领域,着重检查粉尘涉爆、危化品生产存储等重点部位,督促企业落实防雷、防爆、防高温等措施,开展隐患自查自纠,杜绝汛期生产安全事故。

  充足的应急物资是抢险救灾的有力保障。扬中市增储无人机、水上飞翼、应急发电机等高科技物资,优化物资储备布局,构建起“城区0.5小时、市域范围1小时”物资调运响应圈。目前,扬中市已储备60万余件(套)应急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应急救援力量的统筹同样关键。扬中整合资源,组建26支涵盖防汛抢险、城市排涝等多领域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并协调各队伍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同时,完善灾害信息员体系,192名灾害信息员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明确AB角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灾害信息传递效率与准确性。

  提升公众安全素养也是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扬中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消防等部门开展居民小区车库防内涝应急演练、广场咨询活动,增强群众应急意识与自救能力。加强与水利、住建、气象等部门协作,通过电视、应急广播、短信等渠道,及时发布大风、强对流天气预警,确保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下一步,扬中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化部门间会商研判与预警联动,第一时间发布灾害提示,不断优化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筑牢防汛安全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