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建华 记者 蒋丽)为加强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联系,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近日,扬中开展“新就业群体集中报到”活动,吸引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动向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工作,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平时走街串巷,对社区情况熟悉,能帮上忙的地方一定尽力!”快递员高师傅在长江花城社区报到时说。像高师傅这样的新就业群体工作者,由于职业特性,日常穿梭于大街小巷,对社区环境、居民需求有着天然的敏锐度。三茅街道长江花城社区位于扬中市老城区中心,通过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鼓励大家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在送货途中发现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时,及时通过社区微信群反馈,助力基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报到后的新就业群体不仅成为社区的“民情前哨”,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长江花城社区设立了室内、室外两处“小哥驿站”,为报到的新就业群体提供24小时热水、省心充电、爱心雨伞、报刊书籍等服务内容,解决他们的吃饭、饮水、休息等实际问题。同时组织他们参与反诈宣传、文明劝导等公益活动,实现“服务”与“反哺”双向循环。
“他们熟悉社区,又有热心肠,已经成为我们治理的好帮手。”长江花城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左麟说,新就业群体的加入,不仅拓宽了社区治理的参与面,也让更多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温暖。
为确保活动长效化,长江花城社区建立了积分奖励制度,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服务可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社区便民服务优惠。此外,社区还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等活动,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截至目前,长江花城社区累计已有200多名新就业劳动者完成社区报到,这一创新举措既提升了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融入感,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未来,长江花城社区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更多“新”力量在社区扎根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