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乐当“甩手掌柜”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助力夏种高效又轻松

镇江日报 第07版:金色田野 2025年06月26日

  农机手驾驶着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通讯员 蒋须俊 本报记者 周迎

  

  “我把100多亩水稻的育秧、耕田、插秧的活计委托给机插一条龙服务组织后,真是省力省工又省事!”望着自家田头一行行机插后绿油油的稻秧,正准备开展“一种就管”的丹阳高新区几位种粮农户喜笑颜开。

  眼下正值梅雨季,虽时有降雨出现,但在丹阳市乡村广阔的水田间,仍可见高速插秧机开展插秧作业的场景。机插过后成方连片的秧苗,通过及时精准的水浆管理,在雨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我们农场这几天都在为周边小规模种粮专业户提供机插一条龙服务,整个机插秧社会化服务面积有700多亩。”在双合村一方水田边,杨甲家庭农场负责人景建平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他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各类现代农机,其中就有2台高速插秧机,不仅解决了自家400多亩粮田的耕、种、管、收和烘干工作,还能为周边缺少农业机械的小规模种植户提供机耕、机插、机收等社会化服务。

  何为水稻机插一条龙服务,其运作模式到底怎样?景建平告诉记者,这些服务对象都是种植规模不大的种粮农户,其农田经营面积少则50至60亩,多则100至200亩,受限于种植规模和年龄等原因,往往不愿投资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而是在每年春耕备耕期间,通过联系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家庭农场或种粮大户代为进行育秧、耕田、机插秧等“订单”服务,保证水稻机插秧农事高质高效地有序进行。

  在丹阳高新区花园村的瑞田家庭农场,农场主张伟在完成自家1368亩水稻机插秧作业后,6月21日上午又冒雨组织4台高速插秧机,紧锣密鼓地投入到为当地和周边珥陵镇农户的机插秧服务中。

  在服务对象谢二虎家的农田中,农机手驾驶着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一排排碧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广阔的水田中;田埂边停靠的一辆运秧车上,摆放着一盘盘绿色秧苗。承包280亩地的谢二虎却是一身悠闲。“有了机插一条龙服务,我们已从原先既繁琐又累人的育秧插秧等农活中解脱出来,成了‘甩手掌柜’。待机插秧作业结束后,后续田管也交由服务组织进行托管,这地如今是越种越轻松了!”谢二虎乐呵呵地说,要是放在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自不必说,十多个人栽插完这些田块少说也要半个月时间,现在两台插秧机近3天就能机插完毕,不但省工、省本,还大幅提升了水稻栽插的时效和质量,更有利于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同时,与无序种植的直播稻相比,机插秧具有风险小、病虫草害轻、米质优、产量高、易管理等优势,深得广大种粮农户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