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之畔,镇江经开区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从全市首个工业企业中水综合利用自助取水点的创新实践,到5天高效审批彰显的“镇江经开区速度”;从科学调水润泽万顷良田的惠民之举,到“人防+技防+物防”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水韵奔涌、新绿泼墨,一幅生态长卷渐次铺展,既勾勒出区域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缩影,更诠释了“诚(城)心帮、简(建)易办”的服务真谛。
再生水循环利用:
从“废水”到“资源”的华丽转身
在镇江经开区大港街道东丰路支路的自助取水点前,雅洁环卫的洒水车正在加注中水。“取水点24小时自动免费供水,大幅减少了自来水消耗,节约了水资源。”雅洁环卫工作人员樊荣仙演示了取水方法,“只要将洒水车水管和自助取水机管道相连,刷一下智能卡,20分钟左右就可以加满水了。”樊荣仙算了一笔账:10辆洒水车每月可节省上万元。这个全市首个工业企业中水综合利用项目,正是镇江经开区系统谋划,统筹水资源利用的生动实践。
走进大东纸业污水处理厂,占地20亩的厂区内,污水正经历着“重生”之旅。曝气池中的泥浆样浑浊的污水在生物菌作用下,快速搅拌、充分降解后进入生化池;生化池中的污水在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缺氧、厌氧、好氧反应,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经过一番繁杂的工序后,回收池的污水“重获新生”,通过沉淀、混凝、砂滤等工序,浑浊的工业废水变得清澈见底,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
“我们自建了6公里中水管道,既服务市政又补给河道。”大东纸业副总经理戴罗根介绍。如今,这些再生水不仅用于道路保洁,还为东方河、北山河提供生态补水,实现了从“废水”到“资源”的价值跃升。
镇江经开区在全市推行首个工业企业中水综合利用自助取水点,是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一次积极尝试。今后将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再生水利用体系,让水资源管理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效用。
行政审批改革:
5天背后的“镇江经开区速度与温度”
2025年2月28日,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薛立新接过《行政许可决定书》时,距离企业提交申请仅过去5天。这个看似普通的审批案例,却浓缩着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
“24小时完成近百页《防评》预审,提出20条修改意见。”镇江经开区城乡建设局水利站规建科科长陈磊回忆道。面对河道管理审批权限的双重性难题,工作人员连夜协调市水利局,创新采用“市区联审”模式。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保障了企业生产需求,将审批时间大幅缩短,为企业项目快速推进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快速审批的背后正是“诚(城)心帮、简(建)易办”服务品牌的持续发力。新春伊始,经开区就将营商环境建设列为全年主线,设立党员先锋岗,践行“店小二”精神。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陆群感慨:“这次审批既有速度更有温度,政府部门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令人感动。”
智慧水利:
让每一滴水都精准抵达田间地头
四月的镇江经开区丁岗镇,嫩绿的麦穗在春风中摇曳。荣禾家庭农场主谢涛蹲在田埂边,捧起湿润的泥土:“多亏及时调水,麦子才能喝饱。”在他身后,汩汩清流正通过智能灌溉系统滋润着千亩良田。
面对长江水位偏低0.8米的严峻形势,镇江经开区水利站构建起“水利牵头、街镇落实、村组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36个智能水位传感器组成全天候监测网,16座泵站34台机组科学调度,累计调水1000余万立方米。在东风港闸站控制室,技术员朱晓俊通过智慧平台实时监控:“每小时可引水1.8万立方米。”
“功夫要下在旱情前。”镇江经开区水利站站长周汇光介绍,早在去年秋收后水利部门就开展了全面“体检”,修复渠道淤堵等问题。通过与气象、水文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墒情、雨情、水情“三情”联动,为全区9.53万亩农田织就“灌溉保障网”。
防汛体系:
筑牢守护安澜的“铜墙铁壁”
汛期的镇江经开区大路镇江堤上,巡查员马道义每天要检查30面观测旗。“每面旗都是险情标志。”他穿梭在芦苇丛中,仔细查看每一处堤坡。与此同时,镇江经开区水利部门还运用专业设备对长江水下地形进行扫描监测,及时监测坍江风险。
物资储备是防汛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大路镇防汛物资仓库内,各类防汛物资储备充足,井然有序。而在水利工程维护领域,全区像姚桥镇耿家湾这样的小型涵闸站均配备定制化维护方案,确保每一处闸站都成为守护农田灌溉与居民安全的“钢铁闸门”。镇江经开区正以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汛举措,全力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汛屏障,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从一滴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到一项审批的提质增效;从智慧灌溉的精准施策,到防汛体系的科学构建,镇江经开区用创新实践诠释着系统治水的深刻内涵。在这幅以水为媒的发展画卷中,我们既看到科技赋能的硬核支撑,更感受到“诚(城)心帮、简(建)易办”的为民情怀。未来,这片长江之畔的热土将继续以水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书写更多关于生态、产业与民生的和谐篇章,让每一滴水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动能、城市发展的血脉、百姓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