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要素式诉状 织密便民服务网

镇江日报 第08版:法治周刊 2025年07月17日

  

  

  本报讯(庄磊 记者 张驰川)“我是一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下载,怎么获取要素式起诉状呢?”“请放心,我们有专人全程指导您操作。”“我来起诉离婚,但是我不会写诉状,你们能帮我吗?”“请到法律咨询窗口,这边有工作人员指导您填写。”7月14日,在扬中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这样的对话频频上演。当日,全国法院全面启用67类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扬中法院创新打造“下沉服务+培训赋能+协同联动”三维推广体系,推动“两状”示范文本高效应用,提升司法服务效能(见图 庄磊 摄)。

  通过专业引导,打通便民诉讼“最后一公里”。在扬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诉服窗口、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等区域摆放示范文本模板及填写示例,张贴示范文本二维码,方便群众获取。设置法律咨询服务窗口,安排工作人员引导群众使用示范文本,指导群众规范填写,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专业帮助。

  扬中法院组织立案庭干警参加最高院举办的示范文本业务辅导培训,详细了解文本核心要素、填写规范等内容,提升干警准确引导群众和律师填写示范文本的能力水平。业务培训过程中,建立立审执部门定期沟通机制,围绕法律关系梳理、要素勾选及填写指引等核心内容展开交流,促进干警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推动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推广工作走深走实。

  同时,扬中法院还主动对接司法局、律师协会等,建立“职能机构+行业协会”协同推广机制,向扬中全市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宣介示范文本应用的便利性、优先性及高效性,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配套建立反馈响应机制,实时收集群众、律师等对示范文本使用的优化建议,提升示范文本适用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