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未付物业费 法院调解分期偿还

镇江日报 第09版:法治 2025年07月17日

  

  

  本报讯(吴灵玲 记者 张驰川)“服务一天没停,灯要亮、地要扫、环境要维护,可这钱,唉。”在某物业公司账本的应收栏中,一个数字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51.7万元。这是开发商名下多年未交付房屋产生的物业费和公共能耗费。另一边,开发商负责人王总接到法院电话时眉头紧锁:“他们跟我要过很多次钱了,可是公司资金链绷得紧,一口气拿出50多万元,难啊!”近日,丹徒法院“宜居和美”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顺利化解了这起“高额”物业费纠纷,不仅避免了双方对簿公堂,更维系了多年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是物业没收到物业费,一方面是开发商资金紧张。调解员王国梅初步了解案情后,随即双管齐下,精准开展起了调解工作。王国梅实地走访,核查事实。

  “您看,服务我们可一点没打折,小区维护得好好的,开发商那些空着的商铺、没卖出去的房子,我们日常保洁、水电维护等一样没少支出。”王国梅到案涉小区查看物业服务情况,并向物业人员了解服务合同的具体内容。

  王国梅还联系业主,明晰责任。“我们理解公司资金周转压力大,但王总啊,这空着的房子、商铺,产权是公司的,它们产生的‘养家费’,从法律层面咱得认账,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一直拖着不是办法,物业公司也要正常运转呐。”王国梅把法理、情理掰开揉碎,真诚劝导开发商。

  之后,经过调解员多轮耐心、专业的沟通协调,双方都表示愿意各退一步。物业公司首先表态,将总欠款从51.7万元减少至50万元整。开发商见状也保证在2025年10月30日前,陆续将50万元物业费付清,给物业公司吃下“定心丸”。

  纠纷化解后,王国梅再三提醒开发商,希望双方未来顺畅合作、不再“结冰”。

  据了解,“宜居和美”是丹徒法院立足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造的物业纠纷预防化解特色品牌,以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法院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聚焦物业管理中的矛盾纠纷化解、法规政策落实及社区服务优化,构建起“预防在先、调解前置、法治护航”的全周期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物业行为、保障业主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