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金融监管分局:凝聚行业合力 展现监管担当

镇江日报 第08版:镇江年中报 2025年07月25日

  

  

  

  

  

  2025年上半年,镇江金融监管分局以更高标准强化监管引领、以更实举措优化金融服务、以更大力度保障政策见效,推动镇江市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2025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9312.6亿元,比年初增长10.43%,各项贷款余额 10809.51亿元,比年初增长8.39%。2025年上半年全市保险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95.17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48.96亿元。

  

  多维联动、突出特色,架起融资对接“桥”

  

  

  镇江金融监管分局会同政府部门组织银行机构深入街道、乡镇、乡村一线,强化科技赋能,搭建服务平台,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聚焦清单质量,优化筛选方式。加强信息互通,协调税务等职能部门提供企业脱敏纳税数据,通过比对分析,高效筛选对接企业。创新信息技术运用,利用科技手段从水电缴纳、工资结算等维度筛选3563户经营活跃、信用良好的企业,提高授信促成率。深化业务融合,推动“两项清单”转化为高质量授信清单,将专精特新、智改数转等六项助企清单全部纳入千企万户大走访“推荐清单”。下沉金融服务,结合筛选走访名单,组织银行机构成立辅助工作组,抽调40余名业务骨干编成8支服务小组,协助市、区政府开展企业摸排走访,提高走访效率。

  聚焦精准对接,深化银企合作。指导辖内各监管支局主动对接政府部门,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实现面上政策宣传和点上融资对接有机结合,全市共组织主题座谈、现场对接、集中签约等活动30余场,助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如:句容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工商联、发改委等部门举办“银商携手 共助小微”对接活动,现场为21家企业授信2亿元;扬中金融监管支局联合政府办、经发局举办“下乡进村”政策宣介、授信签约活动,签约金额8400万元。

  聚焦让利降本,强化配套支持。定期梳理失信企业名单,全面告知提醒,督促失信整改,及时办理信用修复。鼓励银行机构加强与担保机构合作,通过风险共担模式,引导低成本信贷资金投向小微企业,已利用免担保费“小微贷”、低担保费“微企易贷”等产品,为企业提供支持近10亿元,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强化督导、推动交流,畅通政策落地“路”

  

  

  做细监测督导。建立小微金融服务“日调度、周通报、定期总结”机制,促进信贷资金精准滴灌。运用“云”监测按日对走访情况进行统计、反馈,按周通报机制落实进展和融资对接情况。

  做好经验交流。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经验交流会、工作座谈会等,总结阶段工作成效,对标找差、推进落实。联合市发改委召开专项工作会,召开银行机构督导推进会议,加强经验交流,协调问题解决,推动机制有序运转。

  做足政策宣传。指导银行机构多渠道广泛开展宣传,统筹制作宣传标语、专项海报、视频动画、折页手册等宣传物料,运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官网官微、APP、公众号等数字媒体,扩大政策知晓覆盖面。

  做到问题解决。对有明确融资需求但未推荐或未授信的经营主体,汇总形成二次推介清单,协调银行加强对接,精选适配产品,通过二次配对提高企业获贷率。如:针对一家首次授信未通过企业,指导丹阳农商行二次实地调查、跟进辅导,成功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300万元。

  做实融资支持。强化首贷、续贷和信用贷款支持,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已累计走访小微企业13.2万户,发放贷款2.5万户、854.7亿元,其中首贷户850户;发放信用贷款占比25.5%,无还本续贷占比41.3%,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8.6和12.5个百分点。

  扬长补短、务实高效,搭建服务精准“梯”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攻坚、产业强市推进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银行机构聚集省、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加强信贷资源倾斜,优化信贷流程,保障项目金融服务需求。对全市26家银行机构和32户重大项目企业开展金融政策宣讲;对全市项目确定走访银行,确保全市351个重大项目走访全覆盖;按季组织融资对接工作,强化监测,建立重大项目融资情况监测报告制度。联合多部门建立重大项目攻坚服务工作组,定期搜集企业反映的金融服务诉求,指导银行机构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重大项目融资服务的对接管理机制及考核激励机制,保障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农业银行镇江分行建立分行与支行两级联动、部门直营直销机制,定期与政府部门和建设主体沟通对接,用足用好本行信贷政策,实现重大项目金融服务全对接。建设银行镇江分行明确由行领导牵头对重大项目进行综合对接,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研讨分析推进困难,安排专人持续跟踪解决。2025年上半年,辖内银行机构对351个市级重大项目新增全口径融资242.35亿元,对19个省级重大项目新增全口径融资37.71亿元。

  全面开展融资对接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对接活动,开展“专精特新”“科技金融深化年”“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等主题金融服务活动,将惠企政策融入金融服务对接工作,共梳理发放对接名单8300余户。围绕金融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联合工信局等部门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项服务工作,首批调查摸排379户企业,对其中有融资需求的168户企业协调银行机构走访对接,已对83户企业实现授信43.98亿元。围绕创新模式拓展对接范围,建立银商企对接服务机制,结合商会定期交流活动,宣讲普惠金融政策,摸排会员企业融资需求,加大企业对接服务力度;推进商会信息平台与银行服务线上对接工作,实现企业需求与银行信贷产品和政策的撮合,提高对接服务效率,目前已对东北商会280余家会员单位实现服务线上对接。围绕惠企政策提质增效。联合相关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在充分利用纾困帮扶政策和资源、扩大风险补偿资金规模、拓展政策性融资担保、深化大数据运用、完善金融服务激励约束工作机制等普惠基础领域继续发力,进一步强化政银企合作,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质效。

  全方位支持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开展外贸企业帮扶“户户行”活动,组织摸排对美出口10万美元以上的522户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诉求,实行企业困难问题台账定期销账制度,落实“一企一档一策”;按月通报工作推进和企业诉求解决情况,对解决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相关结果将纳入年度机关部门作风效能考评、党建服务品牌评比。上半年已完成34户对美出口1000万美元的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摸排和对接工作,严格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三不”托底政策,稳定46亿元贷款。

  精准滴灌、生态赋能,支持重点产业“链”

  

  

  联合科技、工信等六部门印发金融支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产业强市9条措施,围绕“876”创新引领工程,实施“金融护航重点产业链专项行动”,构建“链式服务+精准滴灌+生态赋能”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高性能材料、新型电力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已连续五年实现镇江市重点产业链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目标。

  全市银行业保险业聚焦产业强市战略确立的“四群八链”,制定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固链强链补链。2025年6月末,新型电力(新能源)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21.56%;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2.59%;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26.32%,有力支持了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条的发展。

  (施亚明 郑晔 俞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