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打歌:焰舞千年 踏地为诗

镇江日报 第12版:春江潮 2025年07月25日

  

  彝族打歌,又称“踏歌”,是融歌、舞、乐于一体的民族艺术瑰宝,是彝族人民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重要方式,承载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芦笙与大刀引领舞步,笛子和三弦应和歌声,众人“围火成圈,踏地为节,对歌打跳”的场景,是彝族文化鲜活的象征。每逢节庆、婚丧嫁娶或劳作间隙,彝族村寨都会打歌。人们以篝火为圆心,芦笙领舞,笛子伴奏,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自然结伴,围成圆圈,边跳边唱打歌调,常通宵达旦,尽兴方休。

  

  彝族打歌历史悠久,可追溯千年,在《唐书》《云南志略》《南诏野史》等史籍中均有记载。2008年,彝族打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巍山县也以“彝族打歌之乡”闻名。

  

  图为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文华书院排练。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