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迎 摄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茅蓉芳
“今年的梨产量平稳,但销售速度有些慢。”“今年我主动放低身价,为的就是能及时卖掉。”自7月初以来,梨的早熟品种已进入大面积成熟上市阶段,鲜甜多汁的苏翠1号,口碑一贯出色的翠冠,赢得了众多水果爱好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不少果农也有自己的“烦心事”。
产量和销售“冷暖不一”
“今年我一开始还忧心产量不高,但没想到,产量少却给我带来了销售快的好处。”在扬中市三茅街道迎滨家庭农场,负责人崔德海这几天十分高兴,家里的梨早在一周前就销售一空,让他能腾出更多精力,准备即将上市的其他水果品类。“今年疏花期间受天气影响,授粉不是很理想,成品果的产量亩均1000公斤左右,只达到往年的60%。但由于梨的销售期卡在桃和葡萄之间,老客户要的很多,销售自然更快。”
而在丹阳市导墅镇,贺春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贺春这两天却有些发愁,农场的翠玉和翠冠两个品种都已成熟上市,产量在注重品质的前提下依旧喜人,达到了每亩1750公斤,销售价格和往年保持一致,定价在每盒80元,但销售速度却不尽如人意。“今年的销售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目前我们能做的是一方面联系客户,寻求订单;另一方面安排工人加快采摘,将成熟的果子运进冷库,妥善仓储,延长销售周期。”
面对困难,贺春并未退缩,而是积极寻求突破。“我和家人商量,准备在一些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推介,让更多人认识我家的梨,加快销售。”
品质和价格“始终如一”
近年来,我市的梨产业发展平稳,地产梨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品质更优,消费者对高品质梨的需求稳步增长。
在位于丹阳市访仙镇永丰村的江苏绿舟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内,1000多亩梨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企业负责人李鹏峰告诉记者,基地内的苏翠1号自7月1日上市以来,按照规格大小不一,采取了不同的定价标准。“本地消费者上门购买,不需要礼盒的情况下,价格为每公斤7-13元,如果按照礼盒销售,价格为每盒80-130元不等。”
李鹏峰表示,随着苏翠1号的销售火爆。后续500亩的翠冠梨也即将上市销售,果园采用绿色标准种植,多年来深受新老客户的认可,价格和品质均十分稳定。
“吃过我们家的梨,新客户就会变成老客户。”在句容市后白镇,种梨老把式窦永敏这些天“常驻”自家的梨园,鲜梨上市,老客户的订单不停,但对于他来说,把控好自己梨子的品质至关重要。“我们家的梨园里一直采用有机肥种植,成熟期不用药,坚持自然成熟,虽然在外观上看有些‘色差’,但对于吃过的客户来说,口感决定一切,‘朋友圈’经济越来越好,回头客越来越多的秘密就在其中。”
技术与发展“坚定如一”
梨是常见水果,含有大量水分和黏性多糖,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及钾元素,具有润肺止咳、促进消化、补充水分的功效,营养价值丰富且热量较低。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梨作为夏秋季节水果购买的重要选择之一。
瞄准这一市场需求,近年来,根据镇江基地生产实际,我市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质梨品种40多个,开展多项技术试验示范,经过多年引种观察与推广,逐步形成青皮系早熟梨以苏翠1号、翠冠为主,中晚熟梨以丰水、秋月等为主的品种结构。
“目前,梨是我市四大应时鲜果之一,镇江现有梨种植面积约1.35万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专业技术培训,交流互鉴,引导梨农以提高果品质量为目标,提升梨种植技术水平,让更多消费者认可镇江梨,选择镇江梨,真正实现梨产业提质增效,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