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凝秋实 奋斗好时光

镇江日报 第03版:评论 2025年09月08日

  

  

  

  辛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9月7日,我们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这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民间素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当清露凝白、秋风渐起,一抹微凉悄然弥漫在枝叶之间、田垄之上。白露,不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秋的静谧画卷,更承载着丰收的期许与奋斗的礼赞。

  白露,是自然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转场。古人以“白”言秋,既因露水遇寒凝晶、色呈微白,也契合五行中“秋属金,金色白”的哲学意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此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鸟类的南迁与储食,不仅是顺应天时的生存智慧,亦折射出秩序、归守与绸缪之思,仿佛自然借羽翼书写生命的庄重与从容。

  白露亦与新学年的开端悄然相合。当清露初零、秋意微沁,学子告别夏日闲适,重返课堂,迎接新一轮求知与成长。犹如大地从夏的繁盛转向秋的沉淀,青年亦当借此收敛心神、深耕自我,于知识的土壤中埋首蓄力,静候他日的枝繁叶茂。

  此时节,更是大地回报辛勤的序章。经历春夏滋长,作物渐次成熟:稻浪翻金,棉絮吐白,瓜果盈香。“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农谚如诗,道出此时丰收在望的喜悦。农人俯身陇亩,收成希望,亦播种下一季的期待。

  白露三候,亦如一面映照奋斗精神的明镜:鸿雁南飞,犹如心有定向、行有恒途;玄鸟归巢,喻示责任的坚守与情感的归依;群鸟贮食,则提醒我们常怀远虑、勤于积累。这一切,无不是自然寄予人间的深远启示。

  白露为界,夏暑退,秋凉生;时序虽更,初心未改。从田野的金黄到市井的烟火,从文化的传承到时代的奔赴,白露不仅是物候转变的标志,更是奋斗的号角、耕耘的见证。让我们迎着清秋的晨露,肩负每一分收获背后的责任,于辽阔秋光中,继续留下坚定而温暖的前行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