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装齐备的丁庄葡萄等待出货 周迎 摄

扫码看视频 视频制作 周迎
编者按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镇江大地正铺展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葡萄压弯藤架,稻田翻滚成海,螃蟹长势正好,处处涌动着“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的喜悦。《镇江日报》特别策划《“丰”光无限好》系列报道,走进田间地头,记录农人笑脸,解码“镇江农产”品牌背后的创新密码。诚邀广大读者共同分享这份属于土地的馈赠,感受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刘洋
9月的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往日大棚中葡萄挂满枝头的场景正在谢幕,农户们的脸上挂满笑容。
2025年,“丁庄葡萄”依托联社稳价兜底、农户混搭销售、村集体护航品牌的三方合力,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答卷,让“丁庄葡萄”这一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24小时直达商超
联社“兜底收购”稳价更稳心
“今年我家种植的巨峰和阳光玫瑰,大部分依靠联社兜底收购,价格比卖给小贩强多了!”9月8日,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葡萄种植户唐杰和妻子一道,将自家醇香清甜的阳光玫瑰送至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的分拣中心。在预冷库中,唐杰夫妇细致完成阳光玫瑰的拆袋、选果,随后把葡萄装入分拣中心提供的标准泡沫盒内,等待装箱。干活中的夫妇俩想到收购后的账目登记,脸上早已洋溢出笑容。
在联社的办公室,联社理事长陈玲正在详细梳理着订单情况。在她的电脑上,每天的订单量清晰细致,确保着货架和田头的精准对接。
“今年,受气候影响,联社提前10天开启了销售大幕。我们采取兜底收购的方式,确保社员种植的葡萄在我们这的收购价格高于小贩价格,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整个联社1.8万亩葡萄园,所有社员都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遭受恶意压价。”
除了给社员吃上“定心丸”,联社还在“高额”收购价的起点上,依托对接百果园、盒马鲜生、开市客等高端连锁经销商,以“优质优价”的销售,确保联社的“保本运行”。陈玲笑着说,联社所有的工作,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有人的忙忙碌碌只是践行了一个理念:“我们不是中间商,只是老百姓的‘保险绳’。”
“串形紧凑、糖度16以上的阳光玫瑰我们才收,超市就认这个标准!”带着记者走进无尘车间,陈玲特意介绍了部分已经完成装盒的葡萄,上面贴着醒目的“丁庄葡萄”标签。而盒子里每一串葡萄,都是“果形匀称、色泽明亮”的精选果,其背后折射出的,是联社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由于对接的高端商场超市对分拣等环境有明确要求,所以我们特意设置了无尘车间进行分装作业。其他功能区也是根据外出学习的经验和联社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的。例如之前你看到的预冷库,就是为了给高温期送货上门的农户一个舒适有序的交货区域。”陈玲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社分拣车间的冷库中,记者没有看到一箱库存葡萄。一问才知道,联社每天都采取订单制生产,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商都能享受到24小时内完成采摘、包装、冷链配送到商超货架的闭环服务。
礼盒“混搭风”走俏
农户迎合市场主动调整产品
“一盒100元,5斤装混搭款卖得最火!”在丁庄村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方应明这几天已经从忙碌的葡萄销售节奏中抽开身来,开始对全季的销售做着初步的盘点。今年,除了巨峰销售一如既往的“稳”之外,最让他惊喜的莫过于“混搭”组合的销售火爆。
在今年的销售中,方应明敏锐地发现,团购量较往年有了明显的下降。面对个体消费者群体,如何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上门购买?这就需要葡萄园能够亮出特色。“我们和消费者的聊天中发现,单品种购买在使用环节已失去优势,更多消费者都表达出清晰的混装购买意愿,其强烈程度远超前几年。”
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方应明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推出了“巨峰+阳光玫瑰”“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组合销售方式,在保证阳光玫瑰价格每公斤40元不变的情况下,主动将近年来的“新热门”妮娜皇后的售价从每公斤200元下调至120元,配合阳光玫瑰进行组合销售。
“从市场反应来看,效果非常好,在截至目前的总销量中,混装葡萄的销售占到了一半的量,这在过去从未出现过,我想也将会是未来消费的主流趋势。”方应明说。
由一点而及全面,今年,众多当地葡萄种植户也感受到了“混装”销售的吸引力,纷纷推出各色混搭产品。“蓝宝石+巨峰”“阳光玫瑰+黑皇+浪漫红颜”等等双拼、三拼特色组合层出不穷,为农户们奠定了丰产丰收的坚实基础。
着眼未来,更多农户也开始行动。方应明表示,待今年的葡萄销售季结束后,他就着手实施品种改良计划,通过优化品种结构、细化管理方式,推出更多更好的“混装”产品,在未来的销售市场中赢得主动。
卖萌短视频“出圈”
村“两委”品牌宣传引流量
“吴书记,今年拍的那几个短视频呱呱叫!我们都爱看。”从7月份拍摄第一条“葡萄趣味视频”至今,丁庄村党委书记吴阳每次走在村里听到最多的,都是老百姓笑容洋溢的表扬。
作为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丁庄葡萄的品质自不必说,做好品牌宣传更是当地近年来一直坚持的重要工作。“以前人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当下农产品产地多元,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下,我们村党委始终将品牌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依托多元的品牌宣传方式,将丁庄葡萄的名气打出去。”吴阳坦言,之所以选择趣味短视频的方式,一方面有着“低成本”的优势,极大降低村集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短视频浏览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接收渠道,采用这种宣传方式接地气,不但能让村里人看到村“两委”积极推动品牌宣传的具体工作,也能让更多人认识丁庄葡萄,选购丁庄葡萄。
其实,村集体为丁庄葡萄所做的努力还有许多。“当下,葡萄销售的主体是农户和联社,村‘两委’做得更多的是强化基础设施。”吴阳解释,其中不但有村内道路的维护、葡萄大棚的配套基建、国家级园区的项目建设,还有帮助果农抗旱、排涝等。“我们的任务就是将丁庄村打造成一个葡萄产业的‘福地’。”
夕阳西下,联社的分拣中心仍然灯火通明,村道上有干完活骑车回家的农户,一个个葡萄大棚沿着村道串珠成链。吴阳转头对记者说:“你看,联社、农户、村集体就像葡萄串上的果粒——抱团在一起,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