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镇江周刊 2024年11月08日

走进可克达拉

  

  

  

  

  

  李忠杰

  梦幻之地,你在哪里?

  当年,一首《草原之夜》的美妙歌声陶醉了无数人。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深沉、舒缓,悠扬、亲切,充满细腻的感情,也充满热情的期盼。如同草原流动的河水,轻轻地袒露和抒发着真诚的心声。

  当年,在拍摄反映新中国军垦事业的新闻纪录片《绿色的原野》时,编导张加毅被一位垦荒小伙的故事和柔情所感动,顿生灵感,在一个纸烟盒上写下了这首《草原之夜》的歌词,当晚就由田歌作曲,作为纪录片的插曲。随即,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东方小夜曲”。

  婉转深情的歌声,回荡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拨动着千千万万人们的心弦,也使可克达拉走进了无数中国男女老少的心房。

  可克达拉,你在哪里?

  如此深情的地方,但在地图上曾经难以寻觅。它就像一个梦幻之地,吸引着人们去编织美丽的图画、追寻迷人的意境。

  “可克达拉”四个字中,“可克”是哈萨克语,“绿色”的意思;“达拉”是蒙古语,“原野”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绿色的原野。张加毅用的是音译,就如同国际歌里用“英特纳雄耐尔”一样,将歌词的时长与舒缓的旋律同步对应了起来。

  我也和许多人一样,被这首《草原之夜》深深打动,但是,从来不知道可克达拉到底在哪里,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和浪漫的地方。

  而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它就在新疆伊犁河谷的中部,现在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的所在地。东临伊宁,西接霍尔果斯,南靠都拉塔口岸,北依天山北脉科古尔琴山。

  而整个四师,则地处天山北麓西段,东起天山那拉提,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被南北两条山脉成剪刀状夹在中间,呈三角形向西展开。下辖18个团镇、2个街道、2个开发区,总面积5765.43平方公里。

  

  走进可克达拉

  

  7月1日,就在这众所周知的特殊日子里,我和有关方面同志一行,从北京乘飞机到了伊宁,然后乘汽车到了现实中的可克达拉。第二天,面向线下的兵团第四师部分干部职工和线上的更多听众,作了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44讲——“弘扬兵团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有关方面特意将讲座安排在可克达拉,而我们也终于有机会走进了可克达拉。

  走进可克达拉的第一个感觉:这是一座绿色的城市。一到可克达拉,两旁密集的行道树就扑面而来。同行的同志告诉我们,全城的绿化面积达到48%以上。从我们所住的河滨饭店四层朝南望去,眼前就是一片林海,而且齐刷刷的树顶,构成绿茵茵的平面,就像平坦坦的地毯。没有房屋冒头,只有在右前方绿海之上,矗立起一座宏伟的斜拉索桥。两座索塔分别连接起数十根拉索,构成两个巨大的三角形。这就是可克达拉市的标志之一——可克达拉大桥。到夜晚,三角形的红色霓虹灯背景中闪烁着移动的大字:“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

  城市的街道上,自然是绿树成荫。多条道路是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三道分离,都有绿树相隔。尤为突出的是,无论大树小树都排列非常整齐,横平竖直,斜线也直,就像仪仗队排列在长达8.6公里的迎宾大道上。除了绿色之路外,全城还有29个大小不同的主题公园和一个富有诗意的“朱雀湖”,将可克达拉拥抱在五彩缤纷的图画之中。

  对于许多城市来说,绿树成荫,丝毫不奇。但在兵团屯垦之初,这里曾经是戈壁荒漠,甚至飞沙走石,两相对比,完全是沧海变良田,戈壁成绿洲。透过这绿色的林海,我们看到的,是多少粗壮的大手、多少流洒的汗水、多少机器的轰鸣、多少顽强的拼搏!

  绿树环抱的街道,有多条以“江”“山”命名,可谓绿拥江山、绿绘江山。东西方向的多以江河为名,如长江路、黄河路,南北方向的多以名山称谓,如昆仑山路、岳麓山路。全城就像棋盘格一样整齐布局。全城的道路非常干净,给人以平和安详、心旷神怡的感觉。

  绿茵丛中的文化建筑,主要有“三馆一中心”,即规划展示馆、图书馆、档案馆、金谷文化中心。不远处刚刚建成的博物馆,造型也很别致,我问有什么讲究,他们告诉我:鼎。在可克达拉,红色文化、英雄文化、军垦文化、西部文化、草原文化并行共生,交相辉映。

  城区向南,一直抵达伊犁河岸。最南端的珠江路、赣江路、滨河路,不是平直的,而是构成一道弯弯的弧形,与迎宾大道交叉,左右对称,构成一副弯弓待发的姿态,充满着进取的动感。

  在所有的道路中,有一条最主要的大道,叫七一七大道。这与全城道路的命名规则似有不同。

  为什么会有如此整齐的城市规划?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条别具一格的大道?这就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主人联系在一起了。可克达拉市,是一座光荣之城,但又是一座新建之城,2015年才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因此规划也是最新的。这里的主人,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兵团实行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可克达拉既是四师的师部,又是自治区的直辖县级市。

  在可克达拉建市之前,这里是兵团第四师的团场。建立兵团,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借鉴历史上屯垦戍边的经验,继承南泥湾三五九旅的光荣传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措施。四师的前身之一,就是鼎鼎大名的三五九旅的七一七团。兵团在临近边境的荒漠戈壁,建立起一个个团场,承担起维稳戍边的职责使命。

  七一七大道之名,记录着兵团干部职工的足迹、汗水、青春和热血,同时,也像一根巨大的平衡木,为这座城市、为边疆的发展和安全发挥着支撑作用。

  

  走进创业之城

  

  可克达拉,虽然早就声名远扬,给人以美丽、诱人的遐想,但其实最早也仅仅是伊犁河边的一片荒原。经过屯垦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开辟为一片农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又崛起为一座新城。可克达拉,实际是从无到有的历史变换,是梦幻到现实的凤凰涅槃。

  所以,我们走进可克达拉,不仅是走进了一座似乎普通的绿色之城,而且是走进了一座书写着开拓创业、担当奉献的光荣之城。

  现在的四师可克达拉,是兵团团场最多的师市、边境线最长的师市,也是兵团农作物种类最多的师市、粮油产量最大的师市、水产品最多的师市、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师市、香料生产面积最大的师市、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师市。四师以自己是光荣之师、文化之师、开放之师、生态之师、品牌之师而自豪。

  还在讲座举办的当天上午,我们就到伊帕尔汗薰衣草文化产业园考察。1963年8月,从上海轻工业学校香料工艺专业毕业的徐春棠,为发展薰衣草产业,主动要求来到新疆,被分配在农四师清水河农场园林队工作。在这里,他使引自法国的几十粒薰衣草生根发芽,并发展成为面积达2万余亩的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他负责制定了《中国薰衣草精油国家标准》,参与撰写了《中国香料香精发展史》和《中国香料工业发展史》。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薰衣草产业,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父”,当之无愧地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2005年因癌症去世。2006年,四师创建伊帕尔汗香料公司,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旅游于一体,迄今已开发出4大类12个系列120多种天然香料产品,先后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和奖项。

  如果说薰衣草花香醉人,那伊力特就是“英雄气概”了。兵团创业之初研制开发伊力特白酒,白手起家,冲破艰难,靠的就是英雄气概。经过三代伊力特人的艰苦奋斗,发展成名闻疆内外的“新疆第一酒”,享有“新疆茅台”的美称。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拥有新疆最大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生产基地。“弘扬英雄传承,酿造美好生活”,始终是伊力特人的使命。厂史展览里播放的一幅幅沙画,真实反映了伊力特艰苦创业的历史。沙画与沙漠正好都姓“沙”,灵活流畅的指法,将浓郁的文化气息注入原本枯槁的沙漠戈壁,惟妙惟肖地展示了伊力特人的坚韧与活力。

  正是在四师干部职工的持续奋斗中,可克达拉不仅真正出现在绿色的原野上,而且成了西部边陲的一颗明珠。通过当地干部职工多方面介绍和自己的耳闻目睹,我归纳了可克达拉的“四、五、六”几个数字。

  四——就是可克达拉Logo的4种颜色:红,代表兵团的红色历史和光荣传统;绿,代表可克达拉的绿色生态;蓝,代表美丽的伊犁河;紫,代表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薰衣草。

  五——就是五个“香”,即花香、果香、酒香、肉香、米香。还有另一种五个“乡”,即中国香料之乡、树上干杏之乡、有机雨露麻之乡、冰葡萄酒之乡、薰衣草之乡。

  六——六个“一”,即一首歌——《草原之夜》,一壶酒——伊力特酒,一株草——薰衣草,一条河——伊犁河,一座桥——可克达拉大桥,一座城——可克达拉城。

  作为一座新生的城市,可克达拉坚持“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产兴城”的理念,围绕生态、产业、文化、服务等重点,不断绘制着师市的发展蓝图。

  这座梦幻中诞生的新城,也是全国一盘棋的产物。在可克达拉,我惊奇地发现,居然有一条路叫镇江路,另有一条路叫北固山路,还有一个街道叫金山街道,一个住宅小区叫江南文苑。在市中心,干脆就有一个完全新建的“镇江高级中学”。我是镇江人,在相聚数千公里的西北边陲看到道地的镇江元素、镇江特色,自然感到十分惊喜。

  当然,我马上明白,这些肯定是镇江对口援建的产物和结晶。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我国长期实行对口支援的大政策,东部多个省市都有支援新疆和兵团的责任。江苏负责支援的对象之一就是可克达拉,由镇江市负责。在规划帮助建设可克达拉的项目中,“镇江高级中学”从硬件到软件,都由镇江援助。校长和很多教师都来自镇江。由于教学质量高,附近许多学生都争相要进这所中学。

  其实,可克达拉不仅是兵团四师与镇江合作建设的产物,更是一代一代来自四面八方兵团干部职工接续奋斗的产物。

  在兵团、在四师、在各团场,我们都遇到了来自许多省份的建设者。在七十八团,我们见到来自湖北孝感、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的政委。在七十七团,我们见到的几位团领导中,团党委书记、政委是四川巴中人,从伊犁师范学院毕业后,投身到四师教育事业当中。副政委是湖北荆门人,从湖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四师农科所工作。还有一位党委副书记、团长,是哈萨克族人,已经是“兵三代”,也就是说,他的爷爷、父亲都为兵团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自己又继承上两代的事业,为边疆建设和维稳戍边继续贡献。

  

  走进神圣土地

  

  兵团正式成立到今年,已经70周年。70年来,兵团干部职工为谁奋斗?为谁贡献?答案一直都很清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守卫着2019公里长的边境线。其中四师所在的边境线有402公里。全师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8处,其中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有17处。它们都以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这里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兵团干部职工的脚下,是中华民族大家园的一片神圣土地。

  我们在可克达拉作了核心价值观的讲座后,乘车到四师下属的几个团场考察调研,进一步走进了四师的深处。一路上,高速公路笔直、通畅,国道、省道也修建得很好。道路两旁矗立着绿色的银杏、白杨或其他树种。远处是绿色的草原或大片的油菜、玉米,地势蜿蜒起伏,视野十分开阔。天空湛蓝,不时见到片片白云在空中展现婀娜多姿的身影。

  也许我孤陋寡闻,在前往七十八团时,路经并第一次知道了这里还有一座县城,居然叫八卦城。七十八团团场就在八卦城附近。从行政区划来说,八卦城属于自治区下辖的特克斯县,不属兵团。八卦城是在古有八卦雏形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古代的易经八卦建成的,城市布局就是一张八卦图,2007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西汉两位著名的和亲公主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曾先后生活在此,细君公主还是江苏扬州人。八卦,是地地道道的中华传统文化,它以强有力的事实,宣示着中国主权的范围和中华文明的博大,同时也宣示着千百年 来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和期望。

  特别是在七十六团属地,我们见到了临近边界的格登碑。格登碑,全称“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位于昭苏县城西南60公里的格登山上,立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在是兵团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格登碑原先直接立于山头上,曾经在一次地震中受损。为了更好地保护它,国家建设了一座传统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红墙黄瓦,格登碑便位于建筑之中。七十六团同志打开大门,讲解员进行介绍,我们终于一睹格登碑的真容。

  碑身高2.95米,宽0.83米,厚0.27米,分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正面中部刻竖书“皇清”二字,背面中部刻“万古”二字。碑座两面雕刻着万里碧波烘托出一轮朝日的图景。碑身上的碑文,正面为汉文和满文,背面为蒙文和藏文,其中汉文碑文共计210余字,用四言叶韵体写成。

  碑文由乾隆皇帝亲撰,记述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在格登山平定准噶尔部叛众历史事件的经过,赞颂格登山之战中参战勇士的英雄精神。

  格登碑是国家主权和领土的重要标志。当年,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威慑下,外交官曾纪泽、大臣长顺等据“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抗词力争:“格登山是我国镇山,上有高宗纯皇帝勒铭格登山之方碑”,终于使中国在光绪八年(1882年)将格登山及特克斯河以北、伊犁河以南仍被沙俄侵占的大片国土(今新疆昭苏、特克斯、巩留三县)收复。所以,格登碑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历史见证。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屯田乃千古之策。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的屯垦戍边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屯垦戍边,既是屯垦,也是戍边,是为了和平安宁的屯垦戍边。

  由安静作词、田歌作曲的《军垦战士的心愿》唱道:“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要问军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是我最大的欢乐。”这是四师六十二团的团歌,也是全体干部职工的心声。

  

  走进赤诚之心

  

  在格登山上,我们看到山脚下国境线内侧,有一座独立小屋。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长方形的屋子。屋子左前侧的旗杆上,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七十六团副政委告诉我们,这就是兵团巡边员的执勤站。

  离开格登山,车子径直开到了这座执勤站前。零距离走进执勤站,很为这难得的机会感到高兴。

  屋子的主人在门口欢迎我们。这是一对蒙古族夫妇。男主人叫草克特格斯,我问他多大年纪了,他说60岁。这年龄比我小,但两人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脸色黝黑泛红。我感觉他们脸上的皱纹,就像树木的年轮,刻录着他们数十年艰苦而光荣的守边岁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他们已经是四代守边了。20世纪60年代初,草克特格斯的爷爷阿拉西就开始守边。1978年,草克特格斯的父亲接过了守边接力棒。1983年,18岁的草克特格斯又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后来又带着妻子一起守边护边。40多年来,草克特格斯夫妇牢记职责使命,用忠诚和坚守延续着一家人守边护边的故事。现在他们的儿子阿英格又承担起守边护边的责任,知道我们来了,特地从附近的警务站赶来。我问阿英格原来干什么的,他说是体育老师。

  草克特格斯说,以前他们曾经住在条件艰苦的地窝子里。格登山每年积雪封山6个月,最冷时零下30摄氏度。但他们都熬过来了。后来兵团为他们建了新的房子,现在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善。屋前修了水泥地坪,通向公路修了水泥小路。这座独立的小屋,进门后分为三间,都写着牌子。左侧是餐厅和厨房,中间是卧室,右侧是荣誉室。执勤站通了电,能看电视,能用手机,做饭也是用电。房前屋后还能种点蔬菜。随着国家的发展,执勤站也今非昔比了。

  荣誉室的一侧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另一侧墙上则是一家四代人守边护边的照片,这些都记录着一家人对祖国的忠诚。我们与草克特格斯一家三人在荣誉证书前合影,留下了一个历史的印记。

  草克特格斯夫妇负责的执勤站是边境线上的夫妻哨所之一。在兵团,像这样反映赤诚之心的故事并不少见。兵团人的赤诚之心既体现在维稳戍边上,也体现在建设、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上。

  1964年支边进疆的第六师五家渠市奇台医院原党委书记李梦桃,在海拔3000多米、年均气温2.4摄氏度的中蒙边境北塔山牧场为牧民行医40多年,走遍了牧场的每道山岭,累计行程26万多公里,救治病人2万多人次,接生800多个婴儿,赢得了牧区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誉为“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全国民族团结模范、自治区“吴登云式医务先进工作者”、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先进工作者”,成为兵团唯一一名“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1949年在天寒地冻中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官兵们,后来扎根在和田,绝大多数再也没有离开。今天,他们被誉为“沙海老兵”。

  1994年,兵团领导慰问四十七团老兵时,询问老兵们:

  “你们回过老家吗?”答:“没有。”

  “你们坐过火车吗?”“没有。”

  “你们到过乌鲁木齐吗?”“没有。”

  一连听到三句“没有”,这位领导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当场落泪了。

  后来,兵团领导立即安排有关部门将老兵们接到乌鲁木齐走走看看。当时,还能成行的只有17位老兵,他们被安排在兵团条件最好的宾馆。房间里的许多设施老兵们从没见过。冲水的马桶,淋浴的喷头,他们不知道怎么使用。床上铺的雪白的床单他们不敢坐、不敢动……有的老兵甚至穿着衣服在房间的地上睡了一夜。

  尽管如此,这些战士仍然教导下一代传承使命。“兵二代”“兵三代”便长留于此。他们一代接一代无私奉献,默默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我们这一行,见到了很多“兵二代”“兵三代”,有干部,有职工。

  兵团人的精神境界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来。原四师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陈茂昌,患有心脏病,做过心脏搭桥手术,2019年又被查出结肠癌。但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截至2021年12月,他为职工群众义务理发8022人次,义务擦皮鞋2250人次。他装工具的拉杆箱上挂着“学雷锋,义务理发”的牌子。牌子上贴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16个字,这正是兵团精神的内容。

  有一次,他在照相馆前为路人理发。一个姑娘对他说:“师傅,帮我给住院的爷爷理个发吧。”他立即收拾摊子,跟着这个姑娘来到医院,给她卧床不起的爷爷理了发。

  一个正处级干部,在一个县里,就是书记、县长的角色了,不仅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而且还能在路边为人理发、擦皮鞋、听人吩咐。这种精神,拨动心弦,触及灵魂,要说不感动人,恐怕很难。

  

  走进时代新声

  

  四师可克达拉市的规划展示馆里,陈列着当年张加毅手写的《草原之夜》歌词。这首东方小夜曲诞生已经60多年。它带给人们诗意和深情,也带给人们憧憬和希望。

  几十年来,兵团四师干部职工,以几代人的青春和生命,滋养、润育着千年荒野。今天的可克达拉,既有雪山冰川、戈壁草原的西北风光,又有潺潺流水、绿树遍野的江南秀色;既有历史厚重、内涵独具的人文景观,又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既有着装漂亮、翩翩起舞的广场大妈,又有身背行装、随时拍照的四方游客。

  无论长居于此还是短暂旅游的人,都熟知《草原之夜》。可克达拉,是诗与歌共情的地方。一代代四师人用诗与歌讲述着戈壁荒漠变身锦绣绿洲的故事。可克达拉的诗与歌,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折射出四师干部职工的光荣业绩和精神风貌。

  2023年早春时节,由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四师可克达拉市主办,中国广播艺术团承办并策划的大型声乐套曲《可克达拉组歌》,在清华大学上演。序曲由4句歌词组成:

  “有一首歌常在心中回荡

  有一座城常在梦里相望

  天山下有我久恋的可克达拉

  它像珍珠撒落在美丽的草原上……”

  走进可克达拉,就像走进了诗与歌。走进了诗与歌,也就像走进了可克达拉。

  可克达拉早已改变了模样。今天的可克达拉到底是什么模样?好像能描述,但似乎又很难描述。

  但一个场景跃入了我的眼帘。当早晨我们的车子出发时,一轮旭日正在冉冉升起。但它不是通常的一轮红日,而是害羞地躲在一片淡淡的白云后面。这些白云下方,又是一片片自下而上叠加成的一个倒置的梯形。它们像什么呢?我脑海里忽然蹦出一个词——花篮。是的,很像花篮。一只花篮,正托起一轮跃跃欲升的太阳。虽然这轮太阳没有完全露出脸,但它的光芒已经透过一层层白云,射出一道道金光。

  可克达拉是不是就像这美丽花篮托起的旭日?我不敢如此夸张。但其形象、意境,却倏然与可克达拉连接在了一起。那份美,那份情、那份活力、那份希望,不都是可克达拉所具有的吗?扩而大之,不也是我们祖国所具有的吗?

  习近平总书记说:“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克达拉就是兵团精神的写照和体现。可克达拉的诗与歌,就是兵团精神抒写出来的。可克达拉的美与情、活力与希望,都与兵团精神融合在一起。可克达拉的旋律,就是兵团精神的旋律。

  《可克达拉组歌》唱出了四师可克达拉市的历史,也唱出了这样的美、这样的情、这样的活力、这样的希望。组歌里有一曲《再出发》,是压轴作品,充满着力量和信心,把组歌的气氛和效果推向了高潮。今天的可克达拉,就如同当年的草原之夜,是美的,但不能说已经完美。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需要继续修饰、继续描画、继续创造,因此,需要再出发!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