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经开区纵览 2025年01月02日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新材料产业园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本报记者 张琼霞

  本报通讯员 孙梦娇 张含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镇江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内的镇江润晶高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晶科技”)原料罐区,一个长方形的围堰紧邻生产装置,围堰内部铺设了防渗漏地坪保护层,四个角落分别装有污排阀。

  “围堰和污排阀是企业水环境应急防控‘第一道防线’。”润晶科技安环部部长王洪庆介绍,当罐区发生甲醇和碳酸二甲酯泄露时,围堰会对事故废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四个角落的污排阀送达企业污水站进行处理,确保生产物料不外溢。

  在围堰北侧和东南侧,一个“异军突起”的长方形水池及“S型”不锈钢管道分别屹立在两侧。

  “以上是企业水环境应急防控‘第二道防线’。”在北侧的被称为事故水应急池,用来存放事故处理废水,其原理是用空间换时间,当液位计检测到事故废水达到紧急水位时,旁边的事故水罐会进行收集储存,并输送至企业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而在东南侧的初期雨水池则主要负责收集前15分钟的雨水,当雨水达到排放标准时,初期雨水池会自动切换雨水池闸门,将后期雨水导入雨水排放池。

  润晶科技南门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房子,里面安装着各类雨水在线监测仪,分别监测氨氮、COD(中文名为“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房子旁边则是雨水外排池及企业雨水排口手自一体闸门,此处是润晶科技水环境应急防控“第三道防线”。

  当企业雨水通过雨水在线监测仪检测达标后,才可外排;若检测不达标,第三道防线也就开始启动,排口手自一体闸门将远程关闭,企业通过泵将雨水抽回至污水处理站作为污水处理,处理达标后才予以外排。

  润晶科技的企业水环境应急处置三道防线只是新材料产业园内众多企业守护水安全的一道缩影。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新材料产业园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聚焦园区内河河道整治,打造了园区三级防控和企业三道防线体系,与企业一起打造“组合拳”,共同践行绿水青山的责任和使命。

  据新材料产业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材料产业园全区内10个市政雨水闸门井、1个公共事故应急池及4个入江口闸阀共同构成了园区三级防控体系。

  当园区内企业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时,园区可及时关闭对应市政雨水闸门井,阻断污染物入河途径;当事故废水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时,园区则会以空间换时间,将事故废水暂存入占地3500平方米的公共事故应急池内,待紧急时间段结束再处理;与此同时,园区内新竹河闸、北山河闸、汽渡路水系闸及韩桥河闸4个入江口闸阀,将有利于降低园区入江河道环境风险,守住长江水环境安全底线。

  追光逐“绿”,砥砺前行。新材料产业园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守初心使命,系统谋划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绘就镇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