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金色田野 2025年01月02日

向改革要动力,用产业增活力

高桥供销合作社蹚出“社村共建”发展“新路子”

  

  

  

  本报记者 朱浩 本报通讯员 仇明阳

  

  “没有高桥供销社的帮助,我都不知道种田还有这么多门道。”老家宿迁市沭阳县的牟汉水,扎根丹徒区四方桥村多年,初到高桥时,他靠着承包20亩地养活一家人,没想到在高桥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跃成为当地拥有400多亩地的种植大户。

  2024年11月28日,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纪念会上,高桥供销合作社荣获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高桥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以为农服务为根本宗旨,主动通过整合、重组、联营、社村共建等措施,谱写了基层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截至目前,高桥供销社拥有产权房屋2万多平方米、营业网点22家、自主创办工业企业1家、直播基地1处、产业园万余平方米,相关工作成效获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思路改变出路

  从单一角色成长为多元化综合服务商

  

  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还要从最初确立的发展理念说起。

  2018年,高桥供销合作社主动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从只做单一农资流通商的角色一步步成长为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服务商。

  江苏中东复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桥供销合作社长期的合作伙伴。多年来,双方通过签订合同,实行厂价直供、送货上门等服务,每年组织“供销助农行”活动10余场,带领本镇百余名种田大户到农资厂里学习知识、交流经验。牟汉水就是其中的“优等生”。他不仅主动学知识,还勤于思考,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四方桥农资经营服务部负责人时常被他的问题难住,于是,高桥供销合作社下定决心,不仅要把农户们带到农资厂里长知识、见世面,还要把农技专家请到高桥来解疑惑、教方法。

  2023年,高桥供销合作社邀请江苏中东复合肥公司的专家团队,前往高桥进行田头问诊、现场开方。而牟汉水的田地,更是作为示范田块实行科学管理,由农艺师定期查看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值得高兴的是,经过一年的试验,2024年,牟汉水的这块示范田亩产量比高桥镇其他地区多近120斤,亩均增收110元/年。

  亩产丰收的成果,也让高桥供销合作社为农户开展农技培训、推广科学种田、扩大土地托管服务范围增添了更加充足的底气和信心。在农资服务上取得的成绩,只是高桥供销合作社种种改革举措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省、市、区各级供销社的支持引领下,该社始终坚持“勇于闯路子、科学管家底”的干事理念,在汇聚社村共建合力、满足农民需求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基层实际的发展壮大之路。

  

  领着农民干

  聚焦农民需求 健全产业链条

  

  在高桥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王飞看来,没有亲自种过田,又怎会知道农民需要什么服务?2022年,高桥供销合作社以四方桥村集体名义流转了12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小麦、水稻、黄豆等农作物,全体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参与耕种作业、汛期排涝等农活,为高桥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桥镇存在着农机资源分散、供需对接不畅,粮食主要依赖自然风干,损失率较大等问题。”王飞认为,只有解决掉以上问题,才能让供销社的服务更贴近农民需求。2024年,高桥供销合作社启动农机驿站项目,争取到5个行政村参与投资,并由高桥供销合作社领办的盛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直接管理运营,服务内容涵盖耕、种、管、收、烘全过程。截至目前,高桥供销合作社已与10位种田大户、883户小农户签订了农业机械全程作业服务协议,由高桥供销合作社统一管控,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带动村里建

  汇聚社村合力 共建美丽乡村

  

  为了打破各自为战的“散、弱、小”局面,高桥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社村共建”合作模式。从2022年起,该社与四方桥村“两委”合作,先后共同出资310万元,对四方桥老街进行规划布局,将地域文化和现代流通相结合,改造升级1200平方米的高桥供销合作社老旧经营网点,建成四方桥现代产业融合体,打造特色鲜明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双方坚持以原汁原味为标准,打造四方桥村史馆、高桥镇红色文化展示馆等免费展馆,唤醒了老街活力。同时,以高桥雪地靴为特色,打造雪地靴展示厅,搭建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推介产品,全力擦亮“中国雪地靴之乡”的名片。此外,还打造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业机械、生产指导和信息咨询等服务举措,年均服务超600人次,在此基础上,特设立四方桥村供销合作社超市、百货超市等各类生活服务窗口,并为农民提供2处免租金的农产品销售集中点,成功搭建起联结百姓生产、生活的服务平台。

  

  助推镇上富

  突出地方特色 壮大社有资产

  

  高桥镇素有“全国雪地靴之乡”的称号,全镇大、小鞋企有400余家,如何用好这一特色资源,蹚出供销社发展“新路子”?

  自2012年起,该社经过前期调研,决定盘活四方桥老街近4000平方米的闲置资产,并用了近4年时间对其资产进行重新整合布局,先后建成三幢逾1.3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吸引社会能人进驻创业;同时,以“供销社+企业+个人”的模式,与社会能人携手合作,打造高桥供销合作社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引进各类企业9家,其中外省人员登记注册2家,产业园总体产值达到1.6亿元。

  2022年,高桥供销合作社与“三只驴”直播平台合作,共同推出网上直播销售业务,开设线上直播间7个,年销售雪地靴22万双。2023年“双11”当天,高桥雪地靴线上销售量达1.8万双,吸引了大量外地客户前往高桥洽谈合作。

  高桥供销合作社产业园的成功建立,不仅有效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让高桥的产业名片成功走出镇江、走向全国,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2023年,高桥镇政府授予高桥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有功单位”的荣誉称号,以表彰该社在推动高桥镇发展的突出贡献。

  “供销社的发展根基在农村、优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如何站在最广大农民的角度上,将新质生产力运用到服务‘三农’中去,是一件需要长期探索的工作。”王飞表示,未来,高桥供销合作社将不断释放“社村共建”的合作动能,强化与村民的利益联结,始终站在为农服务最前沿的阵地上,当好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为实现基层社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