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力
谈起镇江古运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那时候的镇江处于江海交汇处,船只很难从这里渡江北上。
镇江高专文旅学院副教授钱兴介绍,当时的镇江地处长江入海口,海潮涌起之时,江水上溯,直扑南岸诸山以及北岸广陵城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广陵潮”。春秋中期以前,船只想要渡江北上,必须从海上绕行,然后转入淮泗,才能到达中原地区。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逐鹿中原,在江北开凿了邗沟和长江相连,船只自此避免绕行海上之险。
早于开凿邗沟,夫差已在江南开挖了运河。这条运河的渡江口并没有放在与扬州隔江相对的镇江,而是从常州孟河出长江。
那时候的镇江其实已经有了水道,就是后来秦始皇开凿的徒阳运河的雏形。徒阳运河南起云阳,也就是今天的丹阳,北由丹徒入江。这条古水道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记者采访中,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自然形成的水道。
这条古水道的入江口位于徒儿浦。为什么叫徒儿浦?在典籍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京口记》里称:“昔诸屠儿居此小浦,因以为名也。”“屠儿”也就是屠户。“屠儿浦”后来讹称为“徒儿浦”。《至顺镇江志》则称:“秦始皇将徒儿过此浦,因以为名。”这里的“徒儿”通常认为指的是囚徒。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礼刚表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这里的‘徒儿’,很可能指的是凿河的工匠。”
王礼刚告诉记者,随着后来秦始皇开凿徒阳运河,将入江口移到了丹徒口,徒儿浦很早就淤废了。关于徒儿浦的具体地址,本地先贤陈庆年有过详细考证,认为谏壁之荼蘼港即古之徒儿浦。
多年前,王礼刚和其他研究者一起前往实地寻访。大家认为,徒儿浦的地点应该在原谏壁砖瓦厂与镇澄公路相交区域。王礼刚说,谏壁砖瓦厂已经找不到了,但通往江边的那条小路还在,在现索普集团西侧。
徒儿浦早已尘封进了历史,但关于徒儿浦的记忆,却铭刻在镇江古运河的历史图卷里。有专家建议:可以在古徒儿浦所在位置立碑,让更多人知晓这镇江最早的渡江口。